酶的分离与纯化
细胞破碎的方法 机械破碎法 物理破碎法 化学破碎法 酶促破碎法。第三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预处理(pretreatment)。包括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分离胞内产物)等。除去与目的产物性质差异很大的杂质。第四章 酶的分离与纯化。一、酶的分离 二、酶的精制 三、电泳 四、酶的浓缩 五、酶结晶。一、酶的分离。
酶的分离与纯化Tag内容描述:<p>1、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制作人:王众 黄文辉 王晨),要点,:细胞破碎 :提取 :沉淀分离 :离心分离 :过滤与膜分离 :层析分离 :电泳分离 :萃取分离 : 结晶 10:浓缩与干燥,1 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是通过各种过程使细胞外层结构破坏的技术过程。 细胞破碎的方法 机械破碎法 物理破碎法 化学破碎法 酶促破碎法,机械破碎法,1 捣碎法 定义 利用捣碎机的高速旋转叶片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 使用范围 动物内脏 植物叶芽 细菌 2 研磨法 利用研钵,石磨,细菌磨,球磨等研磨器械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必要时加入石。</p><p>2、第三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预处理(pretreatment):包括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分离胞内产物)等。 初步纯化(rough fractionation) (提取):除去与目的产物性质差异很大的杂质。 高度纯化(fine fractionation) (精制):除去与产物性质相似的杂质。 浓缩与干燥(concentration and desiccation)(成品加工):使酶与溶剂分离的过程。,第一节 酶的分离 一、发酵液预处理 (一)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1. 无机离子的去除 2. 杂蛋白质的去除 3. 色素及其他物质的去除,(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1 . 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 1)菌种 2)培养基组成 。</p><p>3、第四章 酶的分离与纯化,一、酶的分离 二、酶的精制 三、电泳 四、酶的浓缩 五、酶结晶,一般程序 1. 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加速固液相分离 2. 细胞破碎分离胞内产物 3. 初步纯化(提取):除去与目的产物性质差异很大的杂质 4. 高度纯化(精致):除去与产物性质相似的杂质 5. 产品加工,一、酶的分离,(一)发酵液预处理 目的: 改变发酵液物理性质 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某一相中 去除部分杂质,1、发酵液的相对纯化,(1)无机离子的去除 Ca2+ 常用草酸 Mg2+ 三聚磷酸钠,生成可溶性络合物 Na5P3O10+Mg2+ =MgNa3P3O10+2Na+ Fe3+ 黄血盐。</p><p>4、第三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电泳(electrophoresis, EP) :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性质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过程。 电泳技术是根据各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分离的实验技术。,第四节 电 泳,一、电泳的基本理论 1. 原理:,在一定pH条件下(用buffer),不同大小、形状及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用迁移率表示),各自集中到特定的位置上而形成紧密的泳动带。,+,-,影响迁移率的因素: 颗粒性质:Q越大、r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v 越快。 电场强度:E越高,v越快。 电泳液: pH值:离pI越远,v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