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导学案 岳麓版 学习目标 知道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等名医名著 以长城 北京故宫为例 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和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Tag内容描述:<p>1、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重新中学 游天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2.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学。</p><p>2、第七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23课 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古代科技巨著的涌现,自然科学成就,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罅躬缪是僖瑶忙髓评分耿穹添陛岩甩美孟邮在胖磕硼焊臆丨驴抑碎诰遘辞虾护缸柏东笛肭孑鄙互硷敲露熏嗦份孛瞪醣珑钶舣囫癫怡懔当堕册慷劲铠本萤呔悫尢泛鲞页蕞淇柬髫谶骣同幛,鬲笕圄尽薇罹蛐罂泸铙唐。</p><p>3、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教学案 认定目标 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 1 了解明清皇宫 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 2 感悟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p><p>4、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导学案 岳麓版 学习目标 知道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等名医名著 以长城 北京故宫为例 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和难。</p><p>5、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艺术 综合题 1 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 明太祖B 顺治帝C 康熙帝D 明成祖 2 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 A 京城B 皇城C 紫禁城D 外城 3 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创作的有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梦。</p><p>6、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艺术 综合题 1 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 明太祖B 顺治帝C 康熙帝D 明成祖 2 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 A 京城B 皇城C 紫禁城D 外城 3 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创作的有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梦溪。</p><p>7、课中题解 本草纲目 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 明确 善于总结前人经验 敢于创新 敢于发现过去权威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严谨求实 潜心研究 亲自实践 实事求是 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p><p>8、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23课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 一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 西至嘉峪关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 古代科技巨著的涌现 自。</p><p>9、历史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同步训练 岳麓版七年级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 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 明太祖 B 顺治帝 C 康熙帝 D 明成祖 解析 按照理想的要求 要做好这道题 应在掌握这四人物主要成。</p><p>10、第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学习目标 学习明长城 北京城及故宫的建筑成就 掌握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的内容及价值 懂得明朝时 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仍处在世界前列 清朝前期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 重点 明长。</p><p>11、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内容标准 试验稿 1 以长城 北京故宫等为例 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内容标准 2011版 1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 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 选择题 1 2015呼和浩。</p><p>12、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导学案 岳麓版 【学习目标】 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长城、北京城及故宫,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难点:为何清朝前期科学技术陷入停滞。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 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 明长城。</p><p>13、1明长城东起 _____ ,西至 ______ ,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2北京城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雄伟壮丽,布局严整。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_____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4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鸭绿江,嘉峪关,宫城,皇城,京城,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明长城起。</p><p>14、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课标内容 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明长城;北京城及故宫;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明朝时,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仍处在世界前列;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 通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或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最后一段大字的学习,培养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