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课件3
命题的概念。1 1命题及其关系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 理解命题的概念 2 了解 若 则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 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一 命题命题 用语言 符号或式子表达。四种命题。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p⇒q且q⇒p。简称p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课件3Tag内容描述:<p>1、1.1命题,思考,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125;(2)3是12的约数;(3)0.5是整数;(4)对顶角相等;(5)3能被2整除;(6)若x2=1,则x=1.,都可以判断真假。,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p><p>2、1 1命题及其关系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 理解命题的概念 2 了解 若 则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 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一 命题命题 用语言 符号或式子表达。</p><p>3、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1命题及其关系1 1 1命题 阅读教材 根据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阅读教材 并识记命题的概念 结构 初步掌握其真假的判断方法 知识链接 1 语句的分类 语句一般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等 如 是无。</p><p>4、四种命题,复习:,2、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3、一般地,如果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p:同位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p是q的充分条件,即,p是q的必要条件,即,因此,p是q的充要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p><p>5、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阅读教材】根据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阅读教材,并识记命题的概念、结构,初步掌握其真假的判断方法.,【知识链接】1.语句的分类:语句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如“是无理数吗?”属于疑问句.2.相关数学结论:指已学过的概念、公理、定理、推论等数学结论.如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等.,主题一:命题的定义及分类【自主认知】1.阅读下面的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