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自然人
民事主体制度——自然人。第三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一、自然人的概念。民法上的自然人概念。1、自然人作为法律概念。(1)民事权利主体概述自然人。民事主体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殊性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 民事能力及其区别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1、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民。自然人 特殊的自然人主体。特殊的自然人主体。
民事主体自然人Tag内容描述:<p>1、民事主体制度 课程设计图表:授课题目民事主体制度自然人课时安排50分钟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熟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互动式教学。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活动设计学生个人或多人讨论回答:step1: 观看“车祸之后”的录像,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和老师一起分析该案件。step2:学生听老师讲解并参与相关案例的讨论;step3:听教师讲解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p><p>2、第三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第一节 自然人概述,一、自然人的概念,民法上的自然人概念,专指有自然生命的人具有主体的这一身份而言。 1、自然人作为法律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1)它是一个法学构造的独特概念,指称个人得在法律上作为权利主体的那一存在范畴。生物意义上的人获得自然人形式,是立法承认的结果。,(2)生物意义上的人,具有权利主体的当然资格。这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3)自然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平等无差别的意义上概指每个具体人的主体形式。因此这个概念包含了平等原则。 2、自然人概念的形成,经历了逐渐形成的过。</p><p>3、第三讲 民事权利主体,(1)民事权利主体概述自然人,知识点,民事主体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殊性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 民事能力及其区别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一、民事能力,法律上所谓能力,是指在法的世界中作为法律主体进行活动,所应具备的地位或资格。 民法上有两种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静”的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动”的能力) (民事责任能力),(一)民事权利能力,1、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民事权利能力,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又称为人格。 在古罗马,人格是自由权、市民权。</p><p>4、五、民事主体: 自然人(公民),(一)自然人 (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三)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四)监护 (五)公民民事身份的证明文件和场所,(一)自然人,自然人 特殊的自然人主体,自然人,1、中国公民 2、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籍人 3、我国领域内的无国籍人,特殊的自然人主体,1、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2、个人合伙 3、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财产责任,县委干部张某的爱人胡某是服装个体户,每年的收入都有数千元,家里已有积蓄4万余元。但不幸的是,一次外出采购时,胡某因车祸身亡。这时,信用社找到张某说,胡某这几年共欠有贷。</p><p>5、例,1,a住院,最近预定手术,血型特殊,血库库存不多,安全仪表,与同一血型的b签订血液销售合同,手术前,b拒绝输血。a是否需要向法院执行或请求损害赔偿?输血后放进包里被偷了,甲应该向c主张什么权利呢?2、甲兵、遗嘱、角膜和乙医院捐赠,效果如何?他的继承人c允许眼角膜移植吗?8月13日早晨,一名妇产科住院的孕妇当天下午六点10分生产了男孩b,在足月和畸形人7点8分在孵化器中死亡。甲的丈夫c带着长子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