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课件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技术服务 梅毒定义 n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 性疾病。妊娠合并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预防梅毒的母婴传播。梅毒防治与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培训。梅毒感染孕产妇及配偶/性伴预防 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母婴传播课件Tag内容描述:<p>1、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技术服务 梅毒定义 n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 性疾病,螺旋体进入人体后,迅速 播散至全身各器官,产生各种症状 与体征,也可呈潜伏状态,还可通 过胎盘传给下一代。 病原体 n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属致密螺旋 体,不易着色,肉眼看不见,光镜暗视 野下,能看见折光性,活动较强。 n抵抗力很弱,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 、日光、肥皂水、一般消毒剂均可在短 期内将其杀死。 n耐寒力强,4可存活3天,零下78保 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 n储存宿主:人 n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人是梅毒的唯 一传染源。 n梅。</p><p>2、妊娠合并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idum) 苍白螺旋体,属致密螺旋体(Treponema),不易着色。肉眼看不到,光镜暗视野下,有折光性,活动较强。 厌氧菌,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12个小时。离开人体很快死亡 抵抗力很弱,化学药品很敏感,煮沸、干燥、肥皂水和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液等易杀死,阳光照和干燥都能使它死亡。缺氧的环境生存数天,潮湿衣服存活数小时,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23分钟。</p><p>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2,内容 一、概述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三、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 四、慢性HBV感染者孕前孕期保健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要点 总结,3,一、概述 1 、乙型肝炎病毒的 流行病学 世界性分布 WHO 20 亿人感染过HBV 3.5 亿人为慢性HBV 感染者 约100 万人/ 年 死于HBV 感染所致的 肝衰竭、肝硬化和HCC HBsAg(+) 率2% 低度流行区 2%-8% 中低度流行 8% 高度流行区 1992 年 9.75%,4,一、概述 中国卫生部 2008 2006年 1-59岁 降至7.18% 1-4 岁 0.96% 5-14岁 2.42% 15-59岁 8.57% 1992年以来 儿童HBV感染者减少1900万 。</p><p>4、孕妇学校助您好孕!,关爱生命 用心呵护,孕期保健与母婴传播疾病,本期与您分享:,关爱生命 用心呵护,一、妊娠分期,孕妇学校助您好孕!,关爱生命 用心呵护,孕早期,早孕反应:停经6周开始,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食欲不 振,少数者还会怕冷、甚至寒战等。 尿频 乳房早期有胀痛感。 情绪变化: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 体重变化不明显。 早期是胎儿发育重要时期,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注意防病、防畸形,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活动。,孕妇学校助您好孕!,二、各阶段身体变化,关爱生命 用心呵护,(计划怀孕与。</p><p>5、预防梅毒的母婴传播,哈密市妇幼保健院:蒋莉,梅毒的定义,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螺旋体进入人体后,迅速播散至全身各器官,产生各种症状与体征,也可呈潜伏状态,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易感人群,储存宿主:人 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为性传播疾病,性活跃人群为梅毒的易感人群。,传染方式:性接触传播占95%,多数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因此接种部位一般为生殖器 患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传染胎儿 少数通过接吻、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的衣物、毛巾和医疗器械等,传染期。</p><p>6、1,梅毒防治与预防母婴传播,2,主要内容,梅毒流行特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 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技术 孕产妇梅毒检测方法与检测流程 妊娠梅毒诊断与治疗 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技术,一、梅毒病原学与流行特征,病原体 流行特征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一)梅毒的流行特征-病原体,梅毒螺旋体 苍白螺旋体,不易着色,肉眼看不见,光镜暗视野下有折光性,活动较强 厌氧菌,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人体外生存一般不超过1-2小时。抵抗力很弱,化学药品很敏感,煮沸,干燥,肥皂水、来苏,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易杀死。</p><p>7、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进展及干预技术,伊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进展,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1990-2007年全球和亚撒哈拉非洲地区成人HIV流行率,全球艾滋病状况-,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在某些国家由AIDS引起的死亡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所占的比例,HIV与儿童死亡,母亲HIV感染与妊娠结局,HIV对儿童的长远影响,HIV/AIDS母婴传播政策与策略,全球目标WHO建议(2001特别联大会议)在2000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基础上,母婴传播领域的国际目标(2010),国际目标,。</p><p>8、妊娠期有母婴传播风险的疾病与围产儿防治,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刘德顺,重点,艾滋病 梅毒 乙型肝炎 TORCH检查之争议,一、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 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 妇女感染比例增加;母婴传播比例增加; 部分艾滋病不同高发地区研究显示,对80万名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0.3-1.8%; 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率为33-35%左右; 经过综合干预,经母婴传播儿童感染率降低60%。,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宫内传播 病毒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 病毒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 孕妇体内病毒载。</p><p>9、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中 新生婴儿的管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吴虹,依 据,艾滋病防治条例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目标总目标,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目标具体目标(至2015年),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育龄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知。</p><p>10、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培训,梅毒感染孕产妇及配偶/性伴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第一部分,2,目的,本章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能: 掌握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治疗 熟悉可能的梅毒治疗并发症 熟悉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随访 掌握先天梅毒诊断方法 熟悉先天梅毒预防治疗及规范治疗,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全球将消除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具体目标,至20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p><p>11、2019/4/30,China iPMTCT Training Package,梅毒感染孕产妇及配偶/性伴预防 母婴传播干预措施,2013年中国梅毒流行状况,梅毒现在成为中国甲乙类传染病第三位 发病率、主要分布地区见国家课件,Module 2, Slide 2,什么是梅毒感染?,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如果梅毒不早期治疗,会发展成慢性,蔓延至全身,会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梅毒可通过胎盘由孕产妇传播给她们的胎儿,会引起死胎、围产儿死亡和先天梅毒的发生。未经治疗,50%-80%的梅毒感染妇女会将梅毒传播给他们的孩子,其中导致2。</p><p>12、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措施,个项目县(,个项目县(,个项目县(,个项目县(,2004年:5个项目县(区),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11个项目县(市、区) 2008年:18个项目县(市、区) 2009年:71个项目县(市、区) 2010年:181个项目县(市、区),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 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早发现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感染的育龄妇女、孕妇和儿童,开展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 . 建立与孕产妇。</p><p>13、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p><p>14、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额尔古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流行特点,中国HIV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 妇女感染比例增加; 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的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必然会快速增加;,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自1985年以来,截至到2007年12月底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HIV/AIDS者230643例, 2007年新报告HIV 37419例,AIDS 10742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AIDS者约3100人。 疫情估计:到2007年底现存HIV/AIDS约70万;其中艾滋病人8.5万,当年新发感染者5万,当年因艾滋病死亡2。</p><p>15、妊娠合并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 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全球将消除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政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 梅毒定义 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