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号:461326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班)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班)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第16课 三国鼎立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班)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和影响。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政策措施,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p><p>2、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习目标: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比较“蔡侯纸”和以前的书写材料,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2、知道司马迁和史记。3、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人。4、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成就。学习重点造纸术的。</p><p>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学习目标:1、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造成社会动荡东导致东汉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学习重点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学习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及危害学习过程(学案)备注。</p><p>4、 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学习难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学习过程(学案)备注【合作复习】1、秦灭六国。</p><p>5、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课题: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的兴亡过程;概述南朝的政治。2、知道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学习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过程(学案)备注【复。</p><p>6、第16课 三国鼎立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课题: 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2、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败于赤壁之战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习难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p><p>7、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的建立;2、掌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3、掌握“文景之治”。学习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学习难点文景之治学习过程(学案)备注【合作复习】1、秦末农民起义的时。</p><p>8、原始农耕生活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 班 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合作复习 要求 1 快速回顾并完成以下问题 时间约3 5分钟 元谋人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生产生活 已经能够 知道 我国境内的 地位 早期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p><p>9、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 班 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 识记贾思勰和 齐民要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等基本史实 2 掌握王羲之与 兰亭集序 顾恺。</p><p>10、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 班 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合作复习 要求 1 快速回顾并完成以下问题 2 教师检查记忆效果 3 时间约3 5分钟 名称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大河流域 。</p><p>1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 班 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 2 引导学生分。</p><p>12、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和制作工艺 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 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过程 2 掌握甲骨文的发现 记载内容 造字特点和意义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代表和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学习难点 青。</p><p>13、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 了解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的情况 2 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和主要特征 学习重点 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学案 备注 合作复习 1 商周时期。</p><p>1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科 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年 班 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 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 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 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 主。</p><p>15、1 西汉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 西汉初期社会情况如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3 文景之治 的措施 如何做的 4 通过学习本课 你得到什么启示 温故知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汉武。</p><p>16、1 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2 项羽领导的什么战役以少胜多歼灭秦朝主力 3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4 说出和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破釜沉舟揭竿而起约法三章四面楚歌 温故知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第三单。</p><p>17、秦汉时期 前221年 220年 特点 首次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 589年 特点 国家分裂和民族大交融 三国鼎立 第16课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曹操诗中所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p><p>18、课题导入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 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 2 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 目标引领 一 青铜器 出现时间 代表 发展 制作方式 用途 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 司母戊鼎 也有学者称为 后母戊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 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司母戊鼎 高1 33米 长1 1米 重832 84千克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 最重的青铜礼器 铸造这样的大鼎 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p><p>19、第8课百家争鸣 老子 一 老子和 道德经 老子 姓李 名耳 又称老聃 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政治上 无为而治 其学说记录在 道德经 一书里 生平 思想及主张 二 孔子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 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 仁者爱人 政治 以德治国 大教育家 创办私学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孔。</p>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上册】相关PPT文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