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
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金 洁 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金 洁 病例介绍1 l患者女性。病例介绍2 l女性。危重症止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断与处理。参与外原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PT) 参与内原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患者女性。血小板异常与止、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123&#215。
凝血功能异常Tag内容描述:<p>1、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金 洁 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金 洁 病例介绍1 l患者女性,45岁,因乏力、皮肤瘀斑入 住我院急诊室,查体(晚间)体温39.5度 ,皮肤多处瘀斑、意识欠清,血常规 WBC 7.9109/L, Hb 65g/L, Plt 12109/L l如何检查?诊断? 病例介绍2 l女性,65岁,原发性肝癌术后3天,腹腔 引流管血性液体1000ml/d,肝功能 ALT120U,T-Bil 124, D-Bil 78, 血常规 WBC 5.9109/L, Hb 75g/L, Plt 23109/L, DIC:APTT 78”,PT 45”,FG 0.5g/L l考虑出血原因?处理? 病例介绍3 l男性,31岁,腰背部疼痛1天入院,查体 腰。</p><p>2、指南更新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行区域麻醉 的风险评估 长海医院麻醉科 孟 岩 我们可能遇到的临床情况 case 1 DSA:93岁男性患者,POCD病史,肺功能 显著减退,拟行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麻醉方式选择?全麻 or 椎管内麻醉? If:已实施椎管内麻醉。 术中股动脉切开后,血管外科 医师要求静注普通肝素50mg 我们可能遇到的临床情况 case 2 血管外科会诊,88岁男性患者,下肢动脉 栓塞,病房已给予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拟 行下肢切开取栓术。既往哮喘病史,肺功能 显著减退。 是否可行椎管内麻醉? 术前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机? (如8:00am给药,。</p><p>3、危重症止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断与处理,、,D-D,参与外原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组织因子(血浆中无)、因子。(PT) 参与内原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因子、。(APTT) 参与共同途径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纤维蛋白原。 FDP、D-D升高,说明已经出现纤溶。,机体体液抗凝系统,抗凝血酶-:主要抑制凝血酶及Fa 显著抑制a和a 对a作用弱。 参与炎症及肿瘤转移。 蛋白C系统:维生素依赖糖蛋白,灭活因子a及a。 参与炎症反应。 组织途径抑制物:目前其意义不完全清楚。,常规实验室指标的意义,目前监测凝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 血浆凝。</p><p>4、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金 洁,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金 洁,病例介绍1,患者女性,45岁,因乏力、皮肤瘀斑入住我院急诊室,查体(晚间)体温39.5度,皮肤多处瘀斑、意识欠清,血常规WBC 7.9109/L, Hb 65g/L, Plt 12109/L 如何检查?诊断?,病例介绍2,女性,65岁,原发性肝癌术后3天,腹腔引流管血性液体1000ml/d,肝功能ALT120U,T-Bil 124, D-Bil 78, 血常规WBC 5.9109/L, Hb 75g/L, Plt 23109/L,DIC:APTT 78”,PT 45”,FG 0.5g/L 考虑出血原因?处理?,病例介绍3,男性,31岁,腰背部疼痛1天入院,查体腰背部可见大片瘀。</p><p>5、血小板异常与止、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生理特性,粘附: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可粘附于受损部位的内皮下组织 释放:受刺激后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聚集:在血小板聚集激活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组胺、胶原、凝血酶等)作用下,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a/b参与,血小板生理特性,收缩:血小板收缩与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有关 吸附: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可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血小板,血小板,GPb/a,GPb,内皮细胞,ADP TXA2 5-HT,Fg,胶原,vWF,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GPb,血小板,GPb,GPb/a,GPb/a,GPb/a,Fg,血小板主要。</p><p>6、常见引起凝血障碍的抗菌药物 及其处理措施,患者,女,86岁,因肺部感染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入院。入院实验室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15. 4 s,凝 血 酶 原 活 动 度(PTA) 82%,国际 标 准 化 比 值(INR)1. 23,活化部分凝血 活 酶 时 间( APTT)36. 4 s,血小板123109L-1。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 5 g ivgtt tid。用药至第7天,实验室检查:PT 105. 8 s,PTA 13%,INR 3. 82,APTT 49. 7 s,血小板123109L-1。患者凝血功能出现严重异常,患者出现全程肉眼血尿,面颊部可见大小约2 cm3 cm瘀斑1处。立即停用头孢哌酮/。</p><p>7、问答题目:75岁消瘦男性,腹痛、发热,黄疸三天入院,诊断胆石症、胆道感染。经抗炎护肝退黄等治疗10天后好转,出现散在皮下瘀斑,复查凝血功能提示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较入院时延长一倍以上。患者入院后主要应用以下药物,问:哪一种药物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可能性最大:A、复方甘草酸苷 B、还原型谷胱甘肽 C、头孢派酮 D、熊去氧胆酸 E、腺苷蛋氨酸该患者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病例,在应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p><p>8、,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金 洁,.,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处理,金 洁,.,病例介绍1,患者女性,45岁,因乏力、皮肤瘀斑入住我院急诊室,查体(晚间)体温39.5度,皮肤多处瘀斑、意识欠清,血常规WBC 7.9109/L, Hb 65g/L, Plt 12109/L 如何检查?诊断?,.,病例介绍2,女性,65岁,原发性肝癌术后3天,腹腔引流管血性液体1000ml/d,肝功能ALT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