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上
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青岛版数学二上Tag内容描述:<p>1、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专题训练 1.1.我们有我们有4545人,每条船限乘人,每条船限乘5 5人,只有人,只有8 8条船了条船了 。 还差几条船? 方法一:4559条 981条 方法二:45581条 2. 2. 我们是坐我们是坐2 2辆缆车上来的,每辆限坐辆缆车上来的,每辆限坐6 6人人 ,还剩下,还剩下3030个人个人。 一共需要多少辆缆车? 方法一:30 6 5 辆 2 5 7 辆 方法二:30 6 2 7 辆 方法三:2 30 6 7 辆 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 花便宜多少元? 2483(元) 532(元) 答: 1枝康乃 馨比1枝玫瑰花 便宜2元。 1枝康乃馨 248=3(元) 53=2(元) 5 248 5 3 2(元) 。</p><p>2、表内除法 采集贝壳标本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方法:谈。</p><p>3、表内除法制作贝壳标本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86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p><p>4、表内除法 采集贝壳标本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2页。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方法:谈话法。</p><p>5、表内除法制作贝壳标本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6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p><p>6、除法的初步认识 重建家园教学内容:课本第6062页,综合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师:同学们,小动物们忙着重建家园,你们想帮帮他们。</p><p>7、可能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 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准备:课件、积木(三种颜色),两个布袋,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买东西,引导说可以玩猜正反。</p><p>8、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2 搭帐篷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 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秋天到了,明明和小红几个小伙伴去秋游,他们找好宿营的位置后,各自去完自己的任务了。瞧,他们都忙了些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出示课件:同学们秋游看着这。</p><p>9、青岛版二年级上册走进桃花村,方向与位置,梁才街道办事处第九小学:牛杰彬,北,西,桃花村,方向标,北,东,西,南,北,东,西,南,上,左,下,右,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麦田,杏花村,桃花村,麦田,竹林,树林,果园,湖,解决方案,1、先向北到树林,再向东到桃花村。,2、也可以先向东走到竹林,再向北穿过果园,就到桃花村。,说一说,填一填,1、我面向东,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我右面是 。 2、我说你做。 你的前面是南,请先向南走5步,再向东走三步,你现在面向 。 3、说一说 你家到学校怎么走?,西,北,南,东,溜冰场,假山,快餐厅,动物园,人工湖,儿童城,。</p><p>10、具,柜,芒,售,货,药,j,gu,mng,shu,hu,yo,品,兵,咱,抢,欲,pn,bng,zn,qing,y,针,忠,盏,稠,zhn,zhng,zhn,chu,忠,稠,导,稀,针,慌,碰,盏,积,具,货,售,兵,芒,咱,药,品,柜,抢,欲,天然 指南针 辨别 忠心 向导 树影 一盏灯 北极星 稠 稀 沟渠 分辨 需要 观察 慌张,你们认识这些词语吗?,入口,稀,慌张,稠,向导,忠实,出口,迷宫,积雪,一盏灯,指南针,碰,盏,一盏灯 灯盏,zhn,忠,zhng,忠实 忠诚,导,do,领导 向导 引导 开导 教导,积,j,积极 积木,稠,chu,稠密,稀,x,稀有 稀少 珍稀,碰,png,碰见 相碰,针,zhn,针对 打针,慌,hung,慌张 惊慌 慌忙,忠 导 盏 积 稀。</p><p>11、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1课题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教学重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教学难点: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p><p>12、临朐东城双语学校 张艳青,第七单元 去姥姥家,混合运算,知识梳理,你能用520 200 110 编写出下面类型的算式吗? (只列式不计算) 1.连加算式 2.连减算式 3.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 4.带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自主探究,你知道计算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周日,我带900元去商场给爸爸买了父亲节礼物。,490元,28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合作探究,1. 69090310 690 400 290 2. 725 (25 240) 700 240 940 3. 580(300100) 580400 180,考考。</p><p>13、6+6+6+6=() 6x3+6=() 6x4=(),上述三个算式可以表示( )个( )。 4x9+9=( )可以写成()x(),表示()个()。 一个9比10少(),是9;两个9比20少2,是();三个9比()少3,是()。 用竖式计算: 4x2= 6x9= 9x8= 8x3= 7x5= 填空: x9=54 8x=64 x=48 x5=35 x=36 x=49 x=63 x=45,(1)、1个星期有( )天,2个星期有( )天,6个星期有( )天。 (2)、右图是2011年12月份的日历: 从图中可知12月共有( ) 天,是星期四的有( )天 (3)从表中能找出什么规律?,(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p><p>14、用2 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 81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 学会用2 5的乘法口诀求商 2 经历用2 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 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会用2 5的口诀求商 难点 会用2 5的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同学们 咱们前面学习了1 9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