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青岛岛版三年级级数学下册 学习习目标标 1. 使同学们们初步理解长长方形面积积的计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1.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位)。
青岛版数学三Tag内容描述:<p>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青岛岛版三年级级数学下册 学习习目标标 1. 使同学们们初步理解长长方形面积积的计计算方法 ,会应应用公式正确地计计算长长方形的面积积。 2. 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们团结协 作、乐乐于助人的高尚 品质质。 小卧室 客 厅餐 厅 卫生间 厨 房 书 房 大卧室 5厘米 3 厘 米 5厘米 3 厘 米 6 厘米 4 厘 米 8厘米 5 厘 米 9厘米 7 厘 米 97=63(平方厘米) 小卧室 客厅厅 卫卫生间间 餐厅厅 大卧室 厨房 书书 房 4m 5m 2m 3m 3m 3m2m4m 5m 5m。</p><p>2、猜一猜这个书包的价格 。 45.50元 你知道这个数表 示多少钱吗? 你知道这个数是 什么数吗? 0.85元 5.98元2.60元 55.63元23.7 元 110.08元 像0.85、5.98、2.60这样 的数叫做小数。 上面这些小数有什么 特点呢?共同共同 5.98 (1)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它把小数 分成了 几部分?分别是什么部分和什么部分? (2)小数点应写在什么位置?小数点左边 是什么数位? (3)说一说怎么读小数。 你会读这些小数吗? 元 角 分 5 . 9 8 0 . 8 5 2 . 6 0 读法 0.85元 5.98元 2.60元 55.63元 23. 7元 110.08元 你会读吗? 读作:零点八五 我们在读小数。</p><p>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美丽的街景精品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产生不断改进算法的欲望,并在尝试、探索中有成功的体验。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p><p>4、分数的初步认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 分得这个蛋糕的多少?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 分得这个蛋糕的一半。 2 1 2 1 2 1 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 2 1 ( ) ( ) ( ) ( )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1 3 1 5 1 9 1 7 奇 妙 的 变 化 人体有许多奇妙的变化:胎儿期生活在妈妈的 体内,营养完全依赖母亲。婴儿期不仅身体迅速长 大,体重迅速增加,是身心发展的加速时期。逐渐 到了成人期,身体各部分就发育成熟了。 胎儿期 2 1 2 1 8 。</p><p>5、6.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菱形的定义;2、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性质.预习指导:(一)回忆平行四边行的定义、性质、矩形的定义、性质.(二)阅读课本第23页下面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1、菱形的定义:.2、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类似菱形形状的物体.(三)阅读课本24页“实验与探究”,想一想,菱形除了具备一般平行四边行的性质外,有没有自己特有的性质,试着写一下:1、性质:(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2) .(3)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证明:3、已知:如图,四边。</p><p>6、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绿色行动,2,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位)。 2.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探索新知。,3,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26 + 3 =,(个),29,4,5,45+6= 想: 先算( ) 加 ( ) 得( ) , 再算( ) 加 ( )得( ) 。 7+63= 想: 先算( ) 加 ( ) 得( ) , 再算( ) 加 ( )得( ) 。,想一想,算一算。,5 6,11,40 11,51,7 3,10,60 10,70,51,70,6,巩固练习:,35+6=,41,42+7=,38+9=,64+7=,49,47,71,7,26+8,45+8,4+36,9+36,73+8,40,45,81,34,53,配对连线,8,你能提出什么问题?,9,思考题:,45+( )=5,10,本课总结,掌握两。</p><p>7、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的认识,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准确提出问题。看谁又快又准!,1克究竟有多重?,1千克究竟有多重?,带着问题来学习,砝码,横梁,托盘,镊子,指针,刻度盘,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天平的结构及使用说明,认识克,1、用天平称1枚2分硬币有多重?,2、掂一掂:1枚2分硬币有多重?,3、估一估:从食盐袋里抓出1克盐。,1克有多重?。</p><p>8、两三位数的除法,A: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商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D: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那一位不够商1时,就 对着那一位商0。,1617= 7569= 8289= 4986= 4328= 3486=,23,84,92,83,54,56,草地上有4只公鸡,又 跑来124只母鸡。现在鸡 的只数是公鸡的多少倍?,(124+4)4 =1284 =32 答:现在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2倍。,2买3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375元,1个足球比1个排球贵5元,求一个足球和一。</p><p>9、克 和 千 克,克 千克 g kg,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克和千克的区别,1克有多重? 1千克有多重?,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1袋盐重1千克 =1克,公 式,1千克 = 1000克,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下面的哪些称吗?,镑 枰,盘 称,天平称,弹簧称,做 一 做:分别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苹 果 乒乓球 =1(千克 ) =1( 克 ),判断:,1粒黄豆重1千克。( ) 1盒饼干约110克 。( ) 1袋砂糖重500克。( ) 4千克=4000克。(。</p><p>10、带小括号的四则 混合运算(二),回顾反思,自主练习,合作探索,情境导入,课后作业,6 采摘节混合运算,QD 三年级上册,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晓飞摘了43个梨。,爸爸摘的梨比晓飞多21个。,每个盒子能装8个梨。,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情境导入,晓飞,爸爸,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二、合作探索,分步,综合误,你会解答吗?试试看。,继续,综合正,432164(个),6488(盒),二、合作探索,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返回,先算爸爸摘了多少个梨,再算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43218,二、合作探索,爸爸摘的梨能装几。</p><p>11、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认识1/2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7274页。【教学重难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二分之一并理解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的意义。【学情与教材分析】“认识二分之一”是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第一节内容,也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只有通过提供生活情境,直观图示以及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才能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p><p>12、五、走进天文馆,年、月、日,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地位,一下:认识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 二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三下:了解24时计时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二、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p><p>13、6.2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1、 计算:120+2403090-14412 1204-152、 李明家今年第一季度共缴电费156元,其中三月份缴了60元,前两个月平均每月缴多少元? 3、12加32除以8的商,和是多少?4. 小华妈妈给小华爸爸买了1件衣服,给小华买了4件衣服,一共用去395元,已知爸爸的衣服135元,小华每件衣服平均多少元? 答案:1. 128 78 4652. 48(元)3. 164. 65(元。</p><p>14、5.4 智慧广场等量代换1、+=21 +=30 +=42=( ) =( ) =( )2、+=56 +=72 =( ) =( ) 3、+=26 +=10 =( ) =( )4. +=13 +=21=( ) =( )答案:1. =(7) =(6) =(6)2. =(20) =(16) 3. =(6) =(4)4. =(3) =(5。</p><p>15、有趣的粘贴画课题有趣的黏贴画教学内容对称有趣的粘贴画,第39页。教学目标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2.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对称的含义,从而真正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亲自动手摆出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教师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见县下发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你们从大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一下。。</p><p>16、第二单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内容: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信息窗2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团体操表演的情境,根据表演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p><p>17、8.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小芳用两根长8厘米和两根长5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 一个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12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3、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p><p>18、克 千克 吨的认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克有多重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 通常用克作单位 克用符号g表示 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认识天平 1千克有多重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 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用符号kg表示 千克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