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心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 三、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举例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心理障碍、心理疾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心理Tag内容描述:<p>1、中 学 生 常 见 心 理 障 碍 剖 析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课 题 组 刘 求 清 龚 远 湘 李 友 章 等 二 五 年 十 二 月 1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剖析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职务 工 作 单 位 刘求清 男 51 特 级 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龚远湘 男 38 中学高级 娄底市开发区春元中学高中部 李友章 男 36 中学高级 娄底市开发区春元中学初中部 胡应南 男 40 校 长 娄底市开发区春元中学初中部 周美汉 男 32 中学二级 娄底市开发区春元中学初中部 刘志平 男 33 中学二级 娄底市开发区春元中学初中部 陈淑华 女 31 。</p><p>2、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 三、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举例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心理障碍、心理疾患。 (二)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 的意义 1、心理健康的维护 2、心理素质的培养 3、生活质量的提高 1、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标准: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自我调控能力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生活热情与工作。</p><p>3、常见青少年心理 卫生问题及其对策,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又称心理教育或心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有资料显示,人群中13%有精神障碍,50%有心理卫生问题;学生中有13%的小学生、13.76%的初中生、18.79%的高中生和25.39%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教师中有心理问题的占13%- % 。,现代人的挑战是适应和发展。也就是说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p><p>4、青少年期常见心理障碍 漫谈,心理/精神活动及其障碍,心理/精神活动 人脑的功能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子代的个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亲代的个性特征 后天环境因素对个性有修饰作用 心理/精神障碍 心理/精神活动异常:认知、情绪/心境、行为等 病变部位:脑(Griesinger,1845),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异同,心理学、精神病学 心理学:psychology,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学家(心理师):psychologist 精神病学:psychiatry,临床医学分支 精神科医生(精神病学家):psychiatrist 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同义词 vs 近义词 病变部位在脑 表现形。</p><p>5、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 防治和应对,北票市中小学保健所 孙瑞芬,青少年心理问题定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活动过多和冲动为临床表现 造成学业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 常见行为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患病率,国外学龄儿童3-5% 国内1.5-10% 男:女患者性别比4-9:1 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考试焦虑 网络成瘾 人际冲突 青少年抑郁 行为问题主要包括 厌学 早恋 违法犯罪,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形态,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 依赖心理,任性心理,害羞心理, 怯懦心理,猜疑心理,冷漠心。</p><p>6、青少年常見的身心問題,黃淑琦醫師,是心理問題還是生理問題?,正常 vs.不正常,和同年齡孩子比較 和過去表現作比較 問題持續的時間 問題出現的頻率 障礙或困擾的程度,青少年常見的身心問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憂鬱症 社交焦慮症 強迫症 恐慌發作,名稱的沿革(一),1860年,“Fidgety Phil” by Dr. Henrich Hoffman 1902,Dr. George Still描述24個ADHD行為的個案,認為是意志力方面(volitional inhibition)的缺陷 腦炎後行為異常(postencephalitic behavior disorder )or 兒童腦傷症候群(brain-injured child syndrome) 19201940,動。</p><p>7、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添加LOGO,一、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1.心理正常与异常问题图示,2、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科临床上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即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3.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1)心理冲突(神经症确认的关键) 常形:与现实处境相联系; 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大家都有的经验) 变形:与现实处境无关; 不带明显道德色彩 (神经症) 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p><p>8、常见青少年心理 卫生问题及其对策,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又称心理教育或心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有资料显示,人群中13%有精神障碍,50%有心理卫生问题;学生中有13%的小学生、13.76%的初中生、18.79%的高中生和25.39%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教师中有心理问题的占13%- % 。,现代人的挑战是适应和发展。也就是说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p><p>9、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无奈的时代,十个发生频率最高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学生到底是病人还是健康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评价,中学生群体主流是健康的,但少数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不健康人格,个别学。</p><p>10、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辅导技术,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要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技术,CONTENTS,青少年个体心理辅导与案例分析,学前教育、提前适应带孩子去学校熟悉环境开展新生互认活动,建。</p><p>11、1,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和处理,2,儿童青少年期 精神障碍概述及分类,3,流行学,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是总的健康的一部分 荷兰 患病率 26% 加拿大 18.1% 在青少年中自杀成为第三大死因 (WHO,2000) 抑郁症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可以预测成人 期的社会适应不良和自杀风险 (Weissman, 1999),4,流行学,国内 全国22城市协作组:行为问题 12.97% 北京城区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