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编号:8913215]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1.知道西汉的建立。1.知道西汉建立的史实。了解汉初的社会景象。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的原因、措施。2.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社会背景。3.通过学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西汉的建立。教学目标。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教学重点。&#160。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Tag内容描述:<p>1、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1知道西汉的建立。2了解“文景之治”。【教学重点】1西汉的建立。2“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2。</p><p>2、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 1.知道西汉建立的史实,了解汉初的社会景象,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的原因、措施。2.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社会背景,知道和理解文帝、景帝所采取的措施及积极作用。3.通过学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认识到改革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重点难点】1、重点: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2、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学习】1.西汉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__。</p><p>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史实,了解汉初的社会景象,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2.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社会背景,知道和理解文帝、景帝所采取的措施及积极作用。3.通过学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认识到改革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教学重点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材料式导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p><p>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实行科举取士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A. B. C. D. 2. 以下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汉高祖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A. B. C. D. 3.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统一国家的建立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4.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p><p>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吸取秦亡教训B.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2. 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B. 重视“以德化民”C. 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D.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3. 史记本纪第十记载:“(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材料中的“上”是()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p>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