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编号:26355887]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Tag内容描述:<p>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三。</p><p>2、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区别文学描写和历史原貌之间的关系;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通过录像、材料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p><p>3、第二十课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了解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魏文先达益州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2)阅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用地图讲述战争故事。 (3)阅读三国鼎立态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地区的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4)讨论“为什么在三方对抗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 第三,情感目标。</p><p>4、政权分立与民族趋同 认识目标 教学 目标 知识和能力 我知道三国在形成鼎立局面的过程中,区分了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学描写和历史本来面貌之间的关系。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斗“官头战斗”和“赤壁之战”,指出三国的大致地理位置,提高食道能力。 流程和方法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收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多方面理解。 情感目标 可以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曹操和诸葛亮在我国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重点。</p>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