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项。观察 9、昂首观之 昂。2013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要点。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复习3 文言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虚词复习训练。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Tag内容描述:<p>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兴: 兴,兴趣 6、方出神方: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答、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p><p>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翟镇初级中学 尹逊祥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痴想 隐秘 凝成 喧腾 一瞬间 啜泣 纳罕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溅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缀连 倔强 洗濯 玷污 诅咒 冉冉 雏形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慧心嬉戏 闲适 禀告 厄运 心旷神怡 险象迭生 执著 鞭策 奢望 蹂躏 猝然长逝 酝酿 黄晕 抖擞 镶 水藻 贮蓄 澄清 逝川 湛蓝 唱和玄奥 犬吠 凝神 津津乐道 丁丁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葱茏 峰峦 预兆 一霎间 狩猎 喑哑 。</p><p>3、2013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论语十则复习题1.文学常识: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孔子,名 ,字 , 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2.用论语中句子填空:论语十则中表现学与思辩证统一关系的句子是: 论语十则中表明应有实事求是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论语十则表现友谊的句子是 再写一句表现友谊的名句 说 论语十则表现个人修养的句子有 、 再写一句表现个人修养的句子 说。</p><p>4、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要点一、给下列字注音唳( )砾( )愠( )罔( )殆( )诲( )凋( )冥( )甍( )垣( )亘( )睥( )睨( )黯( )倏( )骤( )拟( )遽( )堕( )髀( )跛( )二、文学常识:1、童趣选自 ,作者 , 代 家。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3、山市作者 ,字 ,别号 ,世称 ,代 家。其代表作品是 ,此书题目。</p><p>5、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释词1、天雨墙坏( ) 2、 其邻人之父亦云( )3、暮而果大亡其财、( ) ( )( )4、不筑必将有盗( ) 5、 其家甚智( )其子。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 )6、马无故亡)而入胡( )( )7、人皆吊之( ) 8、此何遽不为福乎( )( )9、居数月(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10、其子好骑( ) 堕而折其髀( )( ) 11、丁壮者引弦而战( ) 1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2、此独以跛之故( )( )( )13、父子相保( )。 翻。</p><p>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履( ) 操( ) 度( ) 宁(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p><p>7、七年级上册:1、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p><p>8、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复习内容:七年级上册古文复习目标:1.背诵规定篇目以及名句2.了解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3.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4.了解文言语句的特殊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浅易的文言文5.提升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的能力复习重点: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复习难点: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复习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复习过程:一、明确范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考试篇目为: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 三峡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狼二、考点指津熟悉作者等有关文学常识。</p><p>9、文言文复习姓名: 文言文阅读(一)童趣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私拟作群鹤舞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怡然称快(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鞭数十,驱之别院( )项( )为之强( ) 徐( )喷以( )烟2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 。“树”是指: 。(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 。(3)“庞然大物实为: 。3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1.5分)(1)物外之( )趣 (2)昂首观之( )(3)为之( )怡然称快4作者。</p><p>10、复习3 文言文童趣一、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项为之强2、徐喷以烟 3、果如鹤唳云端 4、以从草为林 5、兴正浓 6、方出神 7、鞭数十,驱之别院 8、必细察其纹理 9、昂首观之 10、为之怡然称快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3。</p><p>11、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虚词复习训练1、 文言虚词本册涉及的文言虚词及用法示例如下:(一)之其而于以为“之”的用法和意义大致有:用作代词,它(它们)、他(他们)、她(她们),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如: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件事。 用作结构助词,的;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在时间副词之后,辅助音节,没有实义。如:齐之习辞者也之:助词,的;西蜀之去南海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作动词,到、去。 如:吾欲之南海之:动词,到。 从“之”的三种词性及功能。</p><p>12、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一、论语十二章(一).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p><p>13、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复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七年级(上)古诗词文综合复习,复习内容与过程: 一、全面总结本学期背诵与默写的情况。 二、分析考过的有关古诗词文的试题。 三、综合默写:完成古诗词文综合默写卷。 四、练习:完成古文复习的练习,就发现的问题评讲。 五、考试:测试题(区教局编发),考后评讲、重测。 六、布置作业: 1. 对默写的内容查漏补缺。 2. 反复记读古文译文 3. 温习阅读作业本的相关练习、考过的试卷。 4. 自我总结练习与考试的情况。,A 古代诗歌十四首,1. 观沧海 2. 次北固山下 3. 钱塘湖春行 4.天净沙秋思 5.。</p><p>14、写给初三学生的话 又一个开学的日子来临了,你是不是还在问自己:“为什么寒假总是这样短,玩耍的时间总是这样少呢?”没办法,你真的要把心收回来,开始学习了。先别苦着脸,学习真的就只有那么枯燥和乏味吗?我有一个体验,既然是躲不过的事情,那么与其叫苦不迭地被动应付,不如快快乐乐地去努力享受。你说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设计一下本学期你的生活吧。本学期,无疑是你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也最辛苦的一学期。这一学期就3个多月,过起来可是飞快,所以如果你不想有临阵磨枪、现抱佛脚的尴尬,那么就从现在开始用功吧。用功之前,你。</p><p>15、人教版七上文言文复习,向阳中学刘苗,学习目标,一、文学常识,二、思想内容,三、古汉语知识,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___,字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____家,是家代表人物。,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儒,2。</p><p>16、七年级语文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七年级语文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一 童趣 一 童趣 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 外之趣 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 昂首 观之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丛杂处 常蹲其身 使与台齐 定目。</p><p>17、中考文言文复习,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1. 论语十则所阐述的道理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思想品德修养:1、2、5、6、7、8、9、10章; (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