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第1课时)教学案苏科版[编号:26358462]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第1课时)教学案苏科版
2.2数轴教学目标1.能正确画出数轴。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2.已知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3.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数轴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第1课时)教学案苏科版Tag内容描述:<p>1、2.2 数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画出数轴; 2.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3. 培养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联系的观点 重点难点: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 预习展示 1、 观察温度计看温度计上的数是如何标的。你能否将温度计抽象成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好! 2、按下列要求画图。</p><p>2、2.2数轴(1级) 第一,学习目标 1.理解数轴的概念,了解数轴的三个要素,并画出数轴。 2.已知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可以说。 3.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数轴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接触到组合数字和形状的思想。 第二,预习和引导学习 1.预览指南:阅读课本p16-17,了解数轴及其三个元素的概念和绘图。 2.预览测试:根据数轴的绘制方法绘制数轴。 第三,新课程引导学习 1。</p><p>3、数轴 你能从刻度尺上读出哪些有理数 可以读出0 1 2 4 4 5等有理数 在小学里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正数和零的 你能从温度计上读出哪些有理数 可以读出10 20 0 10 20等有理数 实践与操作 1 画一条水平直线 并在这条直。</p><p>4、数轴 你能从刻度尺上读出哪些有理数 可以读出0 1 2 4 4 5等有理数 在小学里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正数和零的 你能从温度计上读出哪些有理数 可以读出10 20 0 10 20等有理数 实践与操作 1 画一条水平直线 并在这条直。</p><p>5、2.2轴(会话2)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收缩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利用收缩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第二,预习地图学 1.例湿地图:阅读课本p17-18,利用收缩比较玻璃水的大小。 2.预习考试:你能比较-,0,2的大小吗? 三、新的课堂指导 1、创建情景,介绍新的课程: 一天,北京、长春、江苏、黑龙江的最高气温分别为0C、-2c、5C、-3c 使用温度计可以直。</p><p>6、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 2 2数轴 1 刻度尺是我们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工具 我们可以在上面找到很多数字 类似的 在小学里 我们曾经用以下的方法表示正数和零 它表示的数字有着与刻度尺一样的排列规律 越往右越大它可。</p><p>7、2 2数轴 一 温故知新 引入课题 二 得出定义 揭示内涵 三 手脑并用 深入理解 四 例题示范 初步运用 五 分层练习 形成能力 六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你能找出用刻度尺表达这些实数的实例吗 有理数 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正整数正分数 负整数负分数 5 0 10 在数学中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画一条水平直线 在直线上取一点0 叫原点。</p><p>8、2.3数轴(1) 教学内容 教材版本 苏科版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正确地画出数轴 教学难点 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创设情境引入 当10个人站成一排,如何用数学知识快速地指出所要指的人。 一条街道,每户的门牌号码有什么意义? 二、探索知识 从上述方法中,你是否启发出,如何将我们所学过的数进行排列呢。</p><p>9、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 2 2数轴 2 议一议 某日 北京 长春 江苏 黑龙江的最高气温分别是0 C 2 C 5 C 3 C 1 你能直观地知道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吗 对温度计来说 越是向上温度越大还是越小 2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这些。</p><p>10、课题 2.2数轴 课时 21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构成数轴的三个要素正确画出数轴; 2.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 学生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数轴的概念; 难点: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 教、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 预。</p><p>11、22数 轴(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数轴的意义,会画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哪个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渗透由实例理论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数轴的画法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及互为相反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p><p>12、数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正确画出数轴,知道数轴的三要素; 2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3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难点】 重点: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2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用数轴比较两个。</p><p>13、数轴,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七年级(10)全体同学收数轴寄,七年级(10)班的同学:大家好!我叫数轴.你们在数学书本上大概已经了解我了吧,可不要轻视我,否则你的作业本上肯定就会多了个“”.这里,我要强调的也是我最重要的三点: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首先,原点,就是我身上表示“”的点,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它既是正数的起点,也是负数的起点,没有它可就乱套了.其次,单位长度,也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单位长度。</p><p>14、2.3数轴(2) 教学内容 教材版本 苏科版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在数轴上有理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由数轴上两个数的位置关系,就可以判断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创设情境引入 当我们将一组人按照个子的高矮排成一排时,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它们之间的个子的高低。 如。</p><p>15、2.3数轴(1) 姓名 班级 一、学习目标: (1)在了解数轴概念的基础上,会正确画出数轴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 二、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在小学里我们会根据直线上一个点的位置写出合适的数,也会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一个数的点试一试:把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0 1 2 -1 -21 -31 (二)自学新知: 1、做一。</p><p>16、22 数轴()数轴的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例题分析:例1判断下列数轴的画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原因例2如图,指出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例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p><p>17、2.2数轴(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掌握在数轴上有理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由数轴上两个数的位置关系,就可以判断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化对数轴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当我们将一组人按照个子的高矮排成一排时,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它。</p><p>18、课题 2.2数轴22 课时 22 授课时间 班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掌握数轴的三个要素,并正确画出数轴; 2.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学生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p><p>19、数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正确画出数轴,知道数轴的三要素; 2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3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难点】 重点: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2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用数轴比较两个。</p><p>20、22 数轴(2)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某日,北京,长春,江苏,黑龙江的最高气温分别是0C,2C,5C,3C 你能直观地知道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吗?对温度计来说,越是向上温度越大还是越小?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这些温度的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例题分析: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5和0 和0 2和3 3,15和0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35和05 和025变式: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 1 4 0 。</p>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第1课时)教学案苏科版】相关PPT文档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第1课时)教学案苏科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