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4
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了解诗歌有关知识。了解诗歌有关知识。体味诗歌意境。体会游子在外的漂泊思乡之情。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立意行文&#160。品味诗歌的艺术美。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理解诗歌内容。能理解诗、曲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被贬龙标(黔阳)尉。
七年级语文上册4Tag内容描述:<p>1、果实成熟 秋天是金黄色的 丰收 收获的喜悦 天高云淡、水落石出、高远宁静 大雁南归 夜长昼短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秋风秋雨愁煞人”。 何其芳 教学目标 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 情。 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 、品味优美的语言。 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的感情。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丁丁 ( ) 栖息( ) 背篓( ) 肥硕( ) 乌桕( ) 满载( ) 归泊( ) 梦寐( ) 寥阔。</p><p>2、第4课 古诗四首天净沙 秋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有关知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游子在外的漂泊思乡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古代诗歌兴趣较为浓厚,在小学阶段学习古诗文比较少,刚升入初中不过高要求,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p><p>3、第4课 古诗四首 次北固山下教学目标: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诵读全诗。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品味诗歌的艺术美。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教学难点:品味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意境。教学过程:释题导入诗题中的“次”是旅途中暂时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它扼守在运河与长江交汇口的南侧,是南来北往的船只的必经之处。王湾是洛阳人。据唐才子传说,他尝“往来吴、楚间”。据全唐诗题下小注,这首。</p><p>4、第4课 古诗四首 天净沙 秋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有关知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游子在外的漂泊思乡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古代诗歌兴趣较为浓厚,在小学阶段学习古诗文比较少,刚升入初中不过高要求,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p><p>5、第4课 古诗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步练习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p><p>6、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学习目标】 1、能朗读、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2、能了解五言律诗、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能理解诗、曲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学习重点】能朗读、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能了解五言律诗、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学习难点】能理解诗、曲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p><p>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前自主学习题解内容闻:听到,听说。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2.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读诗品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听范读,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2.自由默读,加深体会。3.有感情地研。</p><p>8、次北固山下随堂检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1.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2.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参考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3.答:“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p><p>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随堂检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1.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2. 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 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1。</p><p>10、天净沙.秋思课前自主学习“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剧曲“曲”分类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 令相联而成的组曲散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作者简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一起并称“元曲四大家”。其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朗读课文(提示:注意节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发挥想。</p><p>11、观沧海随堂检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2.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3. 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参考答案1.树木从生 百草丰茂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3.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1。</p><p>12、天净沙.秋思课随堂检测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参考答案1.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3.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1。</p><p>13、次北固山下课前自主学习作者简介王湾(),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流传不多。1.听范读,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2.自由默读,加深体会。3.有感情地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朗读明义1.参照注释,逐句翻译诗句。2.请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内容。诗歌翻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p><p>1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dn,sng,zh,s,zi,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