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案表格式
一、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 学。目 标。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
全册教案表格式Tag内容描述:<p>1、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材料年(班)级: 学 科: 语 文 执 教 人: 2014年2月17日全 册 教 材 备 课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识字”课有三种形式: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光篇(14);第二单元:哲理篇(58);第三单元:亲情篇(912);第四单元:勤学篇(1316);第。</p><p>2、本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目标 1、第一章,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第二章,圆锥、圆柱: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3、第三章,比例: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p><p>3、课时教学计划日期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总第 课时课题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数数第 课时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知道10个十是一百。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10个十是一百教具100根小棒,橡皮筋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导 学 设 计一、创设情景1、出示P1情景图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一三、练习1、课堂活动:12、练习一:13、游戏:对口令师:小朋友们,你从这副图上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p><p>4、课 题轴对称课 型新 授目 的(或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过程与方法: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 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课前准备难 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 学 步 骤 与 授 课 内 容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p><p>5、内 容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 跨越国界的沟通节 次上课时间撰稿人持有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感受今日世界的信息化趋势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观,自觉地辨证对待网络文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证对待网络文化教学难点:辨证对待网络文化教学方法利用音像资料、设计辩论赛等突破“互联网的利与弊”这一难点。修改批注师:今天上课前,我先做一个调查。请接触过电脑的同学举手。生:(在部分同学都接触过电脑。略)师:请上过网的同学举手。生:(少数人举手,有人不敢举手。略)师:为。</p><p>6、第1课 同一首歌课 题1、同一首歌(第1课时)课 型综合课教 学目 标1、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同一首歌,能够背唱我的祖国的主题。2、能够为歌曲创造性地设计演唱形式3、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教学重点能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教学难点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教学方法综合法、演唱法、聆听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三、课后延伸四、小结师播放轻松地音乐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p><p>7、学科数学课型学期计划教学过程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70课时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2、比一比 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10课时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p><p>8、第 课教学内容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2 室内活动:猜人入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2 能与教师配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3 学生了解游戏名称和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能准确的猜出对方是谁。4 能主动地参与游戏,并对游戏感兴趣。教 学 内 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一 准备部分1 上课,起立,师生相互问好2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上室内课要求二 基本部分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1)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课前常规,。</p><p>9、六年级英语备课教学课题Unit 1教学内容A Lets learn主备教师上课教师教学课时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学期教学总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方法1.掌握四会单词:younger, older, taller, shorter, longer。2.能认读句型:How tall are you ? Im 1.61meters.Youre older than me.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难点是;How tall are you ? Im 1.61meters.Youre shorter than me.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Word cards教 学 基 本 步 骤个案修改环节师生活动预设自主学习请正确读出下列单词,并说出它们的汉语意思(展开小组比赛,看谁记的短语多)1.youn。</p><p>10、学科数学课型学期计划教学过程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70课时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2、比一比 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10课时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p><p>11、第 一 课教学内容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2 室内活动:猜人入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2 能与教师配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3 学生了解游戏名称和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能准确的猜出对方是谁。4 能主动地参与游戏,并对游戏感兴趣。教 学 内 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一 准备部分1 上课,起立,师生相互问好2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上室内课要求二 基本部分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1)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课前常。</p><p>12、第 一 课教学内容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2 室内活动:猜人入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2 能与教师配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3 学生了解游戏名称和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能准确的猜出对方是谁。4 能主动地参与游戏,并对游戏感兴趣。教 学 内 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一 准备部分1 上课,起立,师生相互问好2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上室内课要求二 基本部分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1)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课前常。</p><p>13、第 三十三 课教学内容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2 室内活动:猜人入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2 能与教师配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3 学生了解游戏名称和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能准确的猜出对方是谁。4 能主动地参与游戏,并对游戏感兴趣。教 学 内 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一 准备部分1 上课,起立,师生相互问好2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上室内课要求二 基本部分1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1)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课。</p><p>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 题: 第一课 认识新朋友课时: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2、 了解计算机的功用;3、 学会如何开启、关闭计算机;4、 学会鼠标的操作.教学重点学会鼠标的操作教学难点学会鼠标的操作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欣赏教师收集的各种计算机图片,说说你所见到过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二、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的组成师:一台常见的计算机,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常见。</p><p>15、第一 单元教学计划 个人初备 二次备课 内容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 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教材在教学 体积 之前先教学 升和毫升 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几乎随时随地都可接触到 尽早教学 升和毫升 既方便学生生活 又为 以后教学集体积累了感性材料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容量的含义 再将这一抽象概念回归到现实的层面上来 引导学生体会 为准确测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