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课件
了解全身麻醉的概念。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全身麻醉的概念。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 全麻辅佐药。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了解全身麻醉药脂溶性与麻醉作用关系。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一、静脉全身麻醉的特点。全身麻醉 (anesthesia)。
全身麻醉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第十二章 全身麻醉药,教学要求 掌握常用吸入麻醉药麻醉乙醚、氟烷及氧化亚氮的药理特点、作用强度、诱导期、 恢复期、优缺点和安全性。 了解全身麻醉的概念,吸入性麻醉药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决定药物吸收、分布、 排泄的因素。,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是一类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抑制,导致意识、感觉丧失,特别是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理想的全身麻醉药除具备上述作用外,还应具有麻醉诱导期短、停药后从麻醉状态的恢复平稳而快速、一定的骨骼肌松弛作用、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无明显局。</p><p>2、全身麻醉 王胜钢,爽疤犹潮唉甜宣剿肩父熊颗福志视哗粗户哗鼻栋梨陆髓蛹嫉贫榨蛙厚拈耐全身麻醉课件全身麻醉课件,一、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1、术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ASA分级,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 2、麻醉前禁食、禁饮68h,急症饱胃者应选择清醒气管插管。 3、介绍麻醉方案及安全措施,消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4、麻醉前谈话和签字: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详细解释麻醉经过及其可能的意外和并发症,取得病人理解和谅解后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谈话由责任麻醉。</p><p>3、全 身 麻 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 何荷番,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等。基本特点:意识消失、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全身麻醉的概念,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根据用药途径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 全麻辅佐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吸入麻醉药(inhalation anesthetics):是指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一) 理化性质与药理。</p><p>4、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全身麻醉药脂溶性与麻醉作用关系; 熟悉常用全身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优缺点; 了解各种复合麻醉用药的概念。,麻醉的历史,1846年前,外科手术不常见 1846年, William T.G.Morton公开展示乙醚麻醉,第一个理想麻醉剂,无毒性,空气百分之几浓度即可 1847,氯仿,肝脏毒性和心血管抑制 无菌和抗感染技术 1956年,氟烷用于临床,非可燃性 骨骼肌松药的应用 1935,硫喷妥钠,麻醉诱导剂 阿片类应用,一、全麻药的定义,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aesthetics),简称全麻药,是一类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p><p>5、静脉全身麻醉 Venous Anesthesia,1,.,【定义】 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又称全凭静脉麻醉TIVA(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2,.,一、静脉全身麻醉的特点,【优点 】 1、起效快、效能强。 2、病人依从性好。 3、实施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4、药物种类齐全,可根据病人情况制 定用药方案。 5、不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无燃爆危险。 6、麻醉效应可以逆转。,3,.,【缺点】 1、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肝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 2、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麻醉状态,。</p><p>6、全身麻醉 (anesthesia),1,在麻醉药经吸入、静脉、肌肉注射入体内,使CNS受抑制称为全身麻醉。 表现:意识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麻醉深浅可控,与血药浓度有关,无后遗症。 分类:吸入麻醉(inhalation anesthesia)、静脉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 )药物:吸入麻醉药:N2O、安氟醚、异氟醚、氟烷 评价:可控性、麻醉强度、对心血管系统抑制、对呼吸的影响、肌松效应、颅压影响。 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异丙酚、杜冷丁、芬太尼、安定 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万可松,2,一、全身麻醉诱导,病人意识自清醒进入全。</p><p>7、1,麻 醉 安 全 全身麻醉的组合与管理,2,麻醉安全,3,麻醉医师永恒的主题 麻醉学进步的象征 保护 调控 被动 主动,4,麻醉相关死亡率, 早期阶段(1960年以前) 1:5002000 1960年1980年期间 1:30005000 现阶段(1980后年)1:600020000,麻醉安全,5,麻醉相关死亡率, 19962000年法国为 4.7/100,000 澳大利亚19901995年为2.5/100,000 美国19951999年为 7.5/100,000 德国1991年为10/100,000 台湾2002年高达17/100,000 日本2000年为 1/100,000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近5年为3.5/100,00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1)64-加2,麻醉安全,6,麻醉风。</p><p>8、2019/12/12,1/59,全麻应注意的几点,麻醉状态的定义,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药物引起的可逆性意识消失状态。它并不考虑病人实际是否感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开关”理论基于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有人提出麻。</p><p>9、全身麻醉术后的注意事项 济源市人民医院王素琴 全身麻醉时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 手术的直接创伤 神经反射的亢进以及病人原有的病理生理的特殊性等 均可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结束后 麻醉作用并未结束 即使病人已经。</p><p>10、第五章 全麻的基本概念,教学大纲,掌握:全麻深度的判断 熟悉:全麻诱导、维持、苏醒的概念及诱导常用方法 了解:现代麻醉中全麻深度的监测,本章节掌握内容,什么是全麻 全麻过程注意的若干问题 全麻的优缺点,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吸入 静脉等 局部麻醉(见右) 复合麻醉:不同药物/不同方法的复合,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全麻是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