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 儿时期的一种常见慢性营养缺乏 症。(一)熟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三)熟悉熟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护理。
缺乏性佝偻病.Tag内容描述:<p>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 儿时期的一种常见慢性营养缺乏 症。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机 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骨骼 发育障碍,严重者骨骼发育畸形, 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重症 患儿发病率显著减少,但轻中度 者仍较多,且北方多于南方。,概述,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于动、植物 7-去氢胆固醇(动物) 胆骨化醇(内源性维生素D3) 麦角固醇(植物) 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2),维生素来源,维生素D代谢形式,维生素D3(无活性) 25-羟化酶 25-羟胆骨化醇(肝脏) 1 -羟化酶 1,25-双羟基胆骨化醇(。</p><p>2、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掌握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三)熟悉熟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护理。,一、概述,1、定义: 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出现以骨样组织钙化不良、肌肉松弛为特征的全身营养性疾病, 重者造成骨骼畸形称为VitD缺乏性佝偻病。,2、发病情况: 佝偻病系儿科的常见病。 尤以2岁以内小儿发病率最高。 该病本身虽然很少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 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p><p>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护理教研室 胡乐林,学习目标 1、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措施。 2、熟悉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 儿时期的一种常见慢性营养缺乏 症。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使机 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骨骼 发育障碍,严重者骨骼发育畸形, 常见于23岁以下的婴幼儿,重症 患儿发病率显著减少,但轻中度 者仍较多,且北方多于南方,概述,维生素D的来源,1、母体胎儿转运 2、食物中的维生素D 动物 VD3 植物 麦角固醇- UV-麦角骨化醇(VD2 ) 3、皮肤光照。</p><p>4、VitD缺乏性佝偻病,目的要求,1、熟悉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了解维生素D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3、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定义: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同时有骨质软化症,长骨与生长板同时受损。 成人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化不全, 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年龄:婴幼儿是高危人群,特别是 小婴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 地。</p><p>5、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概述,1.概念: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征。,2.发病特点: (1)季节:冬春两季。 (2)年龄:3岁以内婴幼儿多见,612个月。 (3)人群:北方南方;工业城市农村;人工喂养母乳喂养。 (4)预后:多良好,部分影响生长发育,或遗留骨骼畸形。 3.中西医互参:夜惊、汗证、鸡胸,二、病因病机,1.胎元失养,孕母调养失宜,胎元失养,肾气不足,喂养不当,脾气亏虚 日久累及于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