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震评价
RTZFCG-2019-096RTZF...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第二章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第一节区域大地构造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的要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GB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
区域地震评价Tag内容描述:<p>1、5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5 1 区域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5 1 1 区域范围取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 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延150 km 5 1 2 区域地震构造图比例尺应采用1 1 000 000 其他图件比例尺应不小。</p><p>2、ICS91.120.25P 15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XXXXXXXXX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gional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制定实施方案25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36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57 目标区断层活动性评价68 目标区浅部土层结构三维模型69 目标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710 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811 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912 目标区地震动参数确定1013 目标。</p><p>3、厦门市气象雷达观景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第二章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第一节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的要求,区域地震地质研究范围为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围150公里。即东经1164211928,北纬23062553。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浙、闽、粤隆起带中段的东侧,属我国东部活动大陆地壳的组成部分。东部经岛弧海沟系与太平洋板块相连(郭令智)。按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研究区自晚元古代以来,经历过前泥盆纪地槽发展阶段;泥盆纪至三叠纪时期准地台发。</p><p>4、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法规、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使用本法。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震规划等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p><p>5、山东省物价局 山东省财政厅文件 鲁价费发 1999 174号 关于印发 山东省地震 安全性评价收费办法 和 山东省 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 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 行署 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地震局 各市 地物价局 财政局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和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85号 及原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关于发布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1992 价费字 39。</p><p>6、ICS 91.120.25 P 1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6462019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gional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2019 - 08 - 30 发布 2019 - 09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3646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制定实施方案 . 2 5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 3 6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 5 7 目标区断层活动性评价 . 6 8 目标区浅部土层结构三维模型 . 6 9 目标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 7 10 地震动预测方程确。</p><p>7、第十章区域教育评价 第十章区域教育评价 教学目标要求识记 区域教育评价的概念 理解 区域教育评价的意义 区域教育评价的方案 区域教育评价的制度 掌握 区域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区域教育评价的内容学习重点区域教育评。</p><p>8、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问题 xx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地震危险性确定性方法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地震活动性的定义地震空间 时间 强度分布规律 地震活动性研究关于地震空间 时间和强度分布规律研究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分析两者区别 目的不同资料精度不同工作深度不同 区域地震活动性 目的为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 内容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整理 编制区。</p><p>9、第七章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工程地质分析原理,7.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粒间无内聚力的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的,要变密实效需要从孔隙中徘出一部分水,如砂粒很细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检之间的有效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