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区域分析与规划Tag内容描述:<p>1、U1绪论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p><p>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题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题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 科。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简答题简答题 简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简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要点: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p><p>3、授课教师:谢林 辅导课程九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概述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j.b.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 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 种理想,在现实。</p><p>4、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自然资源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3)评价标准与。</p><p>5、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刘科伟 教授,陕西省精品课程,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自然资源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 第三节 技术条件,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3,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第一节 自然资源,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4,1.概念:,2.分类:,(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p><p>6、第一章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2.区域的基本属性:(简答)(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3.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p><p>7、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主讲:夏建国 2005年5月,第 一 章 绪 论,1、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基本属性?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是: (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p><p>8、授课教师:谢林,辅导课程九,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理论概述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p><p>9、区域分析与规划 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 1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区域发展政策 2 地理分类 自然环。</p><p>10、区域分析与规划 07级试卷 1 根据产业布局指向性特点 下列属于交通枢纽指向的 A A 日本的钢铁工业 B福州的家具制造业 C龙岩的煤炭工业 D天津的棉纺织工业 2 20世纪50年代 被尊称为区域科学之父的学者是 C A 赫希曼 B。</p><p>11、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二、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p><p>12、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内容主要是介绍区域 区域科学 区域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介绍区域规划的发展阶段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等 本章教学重点是区域科学 区域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域概念和区域划分 一 区域概念 区域 是一个空间概念 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 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 是地球表面一部分 并占有一定空间 有自然的 经济的 社会的。</p><p>1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重点章节 第一章 绪论 区域的概念 区域的划分 区域分析的概念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自然环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补偿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区域经济背景 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p><p>14、莲花山莲花山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 2007 年 4 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其位于长春市东端 长吉两市的中间地带 总面积 303 平方公里 其中森林面积 12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7 万余人 城镇人口 2 万人 近年来 长春二道区着眼保护好长春市的生态区 水源地 坚持统筹城乡 生态优先 合理布局 选择性抓好重点 区域的开发 他们立足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位 产业和资源特色 认真研究莲花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