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编号:3423338]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课导入。1.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的基本史实。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以及护法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课导入,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来探讨吧!,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 2.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 3.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新课讲授,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案”,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p><p>2、利津县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 题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型新授时间月 日(星期 )成 果目 标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2.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要。</p><p>3、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科年级:初二历史教材版本: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的基本史实;通过史料研读,明白资产阶级的救国理念,明白军阀割据对中国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明白逆时代潮流终将失败。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导入,直观看出宋教仁案背后的冲突是国民党和袁世凯的斗争;通过故事讲解法,生动有趣阐述袁世凯登基的闹剧;通过不同时期地图对比,培养学生时空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讲述让学生明白。</p><p>4、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课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安排:1课时课标要求:了解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复辟帝制的史实以及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以及护法运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史实,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得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评价袁世凯学会用书面、口头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想一想以及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p><p>5、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一、二次革命1. 背景(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 )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2)1912年,( )( 人物)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 ),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3)1913年,( )派人刺杀宋教仁,后又以武力镇压国民党。2.概况:( )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 复辟帝制活动(1)对内措施: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 );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p><p>6、北伐战争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基本技能。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p>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