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2新课...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新课导入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右图明信片。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新课导入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右图明信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新课导入 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 右图明信片 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 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 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 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p><p>2、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1,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2,新课讲。</p><p>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新课导入,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右图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p><p>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新课导入,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右图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p><p>5、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 1 一 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 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 义和团 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成员头戴红巾 1 据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哪里 发展状况如何 山东 直隶一带 迅速发展 19世纪末 随着帝。</p><p>6、抗击八国联军 课题7课抗击八国联军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p><p>7、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史实及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过程与方法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及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难点:分析辛丑条约。</p><p>8、新课导入,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右图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的团民,1.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区、主要成员、兴起的原因,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新课讲授,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广泛性反帝。</p><p>9、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预习指导】 基础知识考点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 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 2. 19世纪末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3. 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民族危机严重。 4.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p><p>10、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 1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2 最恨和约 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 民怨不伸 根据材料1指出 鬼子 指什么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 和约 民怨不伸 各指什么 义和团运。</p><p>11、抗击八国联军课题7课抗击八国联军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2、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235并看插图,完成学案.【自主学习】:(一)、义和团运动 兴起原因:__________以后,帝国。</p><p>12、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2义和团的性质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3义和团的发展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灭”到“招抚”,并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实际目的是利用义和团。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4义和团的口号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扶。</p><p>13、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 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义和团的性质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义和团的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灭”到“招抚”,并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实际目的是利用义和团。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4义和团的口号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p><p>14、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1895年,日本马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读书文本“战败后,清朝派谁去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是哪年在哪里签订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影响:温故知新、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七课反抗八联合国军,奎屯市一中李新亮,第二单元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激化,第七课反抗八联合国军,一、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发展成了. 二、口号:“扶清减洋”,一、兴隆:山东、义和拳、直隶。</p><p>15、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预习指导 基础知识考点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 1898年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 2 19世纪末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p><p>16、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重点八。</p><p>17、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一、 选择题 1.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2. 面对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初期的态度是( A )A. 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宣战B. 对义和团“招抚”,对各国投降C. 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宣战D. 对义和团“剿灭”,对各国议和3. 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的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判断义。</p><p>18、1840 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 1895年 中日战争 1900年 1851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 1900年 1840年的香港 总理衙门 冯子材 日军旅顺大屠杀 天王洪秀全 1900年1898 1900年 发生了什么 民。</p>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