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第17课 解放战争。维新变法的内容。第7课。的主要内容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课标内容标准。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公车上书失败 (政治活动)。百日维新中。第1课 鸦片战争。第6课 洋务运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p><p>2、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100分 30分钟)一精挑细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每题2分,计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CDAABBBDDA BBDDCAD1.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 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C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p><p>3、八(上)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1、 明确复习目标2、 构建框架体系,完成表格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背景(原因)时间代表人物主张标志内容结果影响性质评价三、重难点解析1.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戊 戌 变 法辛 亥 革 命政治主张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手 段改革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性 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 果失败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相同点都客观上促进。</p><p>4、第第四四单元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 虎门销烟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 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 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 远的两个国家,怎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 争呢,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尽管鸦片战争在1840年才开始,但是引发这场冲 突的“第一发子弹”却是在几乎半个世纪之前就打响了 。1793年,在英王乔治三世的派遣下,马戛尔尼来华 ,他认为他是代表一个主权国家向另一个主权国家赠 送礼物,而中国人则认为是臣属向其依附。</p><p>5、重庆谈判 第13课 辛亥革命 考试说明: 1、了解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 华民国成立 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 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为止。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 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 义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辛亥革命的基本概念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 (2)成立 (3)地位、意义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 (1)经过 2。</p><p>6、想一想: 抗战胜利后你们觉得中国政府 应该怎么办? 第 17 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v抗战胜利后中国人的态度: 渴望和平、民主 v国民党的态度: 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v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重庆谈判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 重庆谈判,他是真的要和平吗 ?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毛泽东,面对蒋介石的 三次电邀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 样做?毛泽东自己又是怎样做的? 你同意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重庆谈判的结果 n“双十协定”的签订 (1945年10月10日 ) n“双十协定”的内容: 坚决避免内战,建立自由、。</p><p>7、这是美国时代周刊1955年的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 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重庆谈判、政协会议,解放战争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继续解放全国,教材概述,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8年抗战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p><p>8、第 7 课,戊戌变法,找 一 找,康梁等人为维新变法做了那些事情?,1895年“公车上书”; 创办万国公报; 组建强学会; 改名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 多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 应诏参见光绪帝;,课本剧康有为面圣,康有为与顽固派论战 康有为鼓动光绪帝变法,维新变法的内容,政治上: 经济上: 文教上: 军事上:,改革政府机构; 裁汰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想一想:,维新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变法触动。</p><p>9、卢沟桥:位于北京城外的永定河上,建成于1192年,长265米,宽约8米,由11拱组成。其上雕刻有485只的石狮子,形态各异,生动雄伟。它是中国三大名桥之一。,第15课,“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1931年7月7日,时间:,地点:,卢 沟 桥,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卢沟桥事变:,中国有很多的桥,日本为什么要选择卢沟桥作为进攻目标,难道是因为卢沟桥造型优美,声名远播吗?,动脑筋:,假如中国没有卢沟桥,日本还会不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了?为什么?,日本的扩张,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1931年,九一八事。</p><p>10、兰 花 草,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频惜 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 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 开得许多香,词作者胡适,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制作人:吴昊 南京九中,想一想,在新文化运动之前,还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你知道吗?,背景,冲 突 民主与封建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倒行逆施,当上大总统后就走上独裁和。</p><p>11、第 6 课,洋 务 运 动,洋 务 运 动,背景: 时间: 目的: 人物: 口号: 内容: 性质:,洋 务 运 动,背景: 时间: 目的: 人物: 口号: 内容: 性质:,第二次烟片战争后,清廷内外交困;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廷统治;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兴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培养人才;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兴 办 军 事 工 业,兴 办 民 用 工 业,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目的在于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发 展 海 防,19世。</p><p>12、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化探索之,第7课,WU,XU,1、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马关条约,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温故知新,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课标内容标准,1、公车上书的发起人是谁?这一历史事件在 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件的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 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 3、戊戌变法开始的时间、支持的皇帝、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军事) 4、戊戌变法的结。</p><p>13、第六课 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为什么会发生“公车上书”的事情呢? 为什么这次运动失败了呢?,公车上书失败 (政治活动),创办万国公报 (宣传),组织强学会 (成立政治团体),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早期活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百日维新 (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具体的过程吗?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中,维新派的措施是什么?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 经济:兴办工矿业 文化:开办学堂,传播新思想,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想一想,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动脑筋,比较一下:。</p><p>14、中国近代史,历史知识竞赛,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牛刀初试,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3课 收复新疆,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 洋务运动,第7课 戊戌变法,第8课 辛亥革命,第9课 新文化运动,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 北伐战争,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6课 血肉筑长城。</p>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 .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2.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1.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1.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3.ppt
初中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7、《戊戌变法》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相关DOC文档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