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氢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反应条件难易程度 H2 + O2 H2 + CuO H2 + N2 问题2。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人教版化学选修4Tag内容描述:<p>1、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14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 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14、规定:吸热反应:H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燃料的燃烧 C+CO2 , H2+CuO酸碱中和反应 C+H2O金属与酸 Ba(OH)2.8H2O+NH4Cl大多数化合反应 CaCO3高温分解大多数分解反应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p><p>2、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学习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学习过程:一、溶解平衡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P59-60,思考: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p><p>3、科目化学教师管 群时间课题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就化学反应的方向进行了介绍。以学生熟悉的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为例,介绍化学反应有向能量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以生活现象为例,说明混乱度(熵)增加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一种倾向(熵判据)。用实例说明单独运用上述判据中的任一种,都可能出现错误,都是片面的。要正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最后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给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表达式。。</p><p>4、1.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常温常压条件) 1) 1molN2与适量O2反应生成NO2,吸收68kJ的热量 课堂练习 2) 1molCu与适量O2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 N2(g)+2O2(g)=2NO2(g) H=+68 kJ/mol 2Cu(s)+ O2(g)= 2CuO(s) H=-314 kJ/mol 2 1 Cu(s)+ O2(g)= CuO(s) H=-157kJ/mol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 2.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C2H2) 气体时生成 1 mol二氧 化。</p><p>5、一飞冲天:“神舟”五号发射实况回放 这一烟火表演消耗了大量的化学能,烟火中不同的色彩是 燃烧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的。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 反应 所有的燃烧 中和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 多数的化合反应 吸热 反应 强碱与铵盐 多数分解反应 C、CO、H2的 还原反应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焓变 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符号:H 单位: kJ/mol 或 kJmol-1 3、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 。</p><p>6、选 修 4 问题1:将H2 +O2混合,在室温条件下可 以稳定存在数百年,但点燃后却会发生剧 烈的爆炸反应,而且只要配比相当,可以 完全转化成生成物。这说明了什么? 体系表现出来的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条件的。 氢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反应条件难易程度 H2 + O2 H2 + CuO H2 + N2 问题2:为什么化学反应难易程度不同,其本 质原因是什么? 结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 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内因 点燃 加热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易 易 难 问题3:H2+N2即使在高温、高压、催化剂 的条件下反应也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这又说明了什么。</p><p>7、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化学(人教版)(人教版) 问题探究知能定位 课后强化作业资料备选 自主研习课堂师生互动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化学(人教版)(人教版) 问题探究知能定位 课后强化作业资料备选 自主研习课堂师生互动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化学(人教版)(人教版) 问题探究知能定位 课后强化作业资料备选 自主研习课堂师生互动 1理解可逆反应应与不可逆反应应的概念,学会判断反应应 的不可逆性及可逆性大小。 2能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过程。 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态的特征,并能判断在一定。</p><p>8、www.gkstk.com综合能力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多充O2答案B解析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多充O2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A14CO2 B14CO2、14COC14CO2、14CO、14C D14CO。</p><p>9、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p><p>10、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教学重点: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教 学 过 程【引入】: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那么对于t0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1时: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V(溶解) V(结晶)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V(溶解) V(结晶)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 那么:化学。</p><p>11、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阅读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p><p>12、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 、物质能量与键能1、键能:破坏1mol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2、物质能量与键能的关系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好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稳定性越差3、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破坏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必然放出能量二、焓变:H1、化学反应中主要的能量变化为热量变化,也称为焓变2、焓变的计算1)化学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新化学键会放出能量,吸收与放出的能量差值即为焓变2)计算公式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高键能生成低键能。</p><p>13、第四章综合能力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将第卷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正确答案答在该试题相应答题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Ag:108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2009宜昌模拟)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他把一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钉和碳棒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流计指针不会。</p><p>1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Fe3+ 或 SCN-的浓度,平衡向生成Fe(SCN)3的方向移动,故红色加深。,*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 + 3OH- Fe(OH)3+ 3SCN-,t2,V”正 = V”逆,V逆,V,正,t3,平衡状态,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注意: 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作 一个常数,增。</p><p>15、第四章章末小结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9北京市海淀区测试题)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至终只析出H2B阳极先析出Cl2,后极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解析】电解质溶液中,n(Na)n(Cl)n(H)n(SO)3:3:2:1,开始电解产生H2和Cl2,随着产生H2和Cl2的同时,生成OH中和H2SO4,且OH过量,最后是电解水,因而最后溶液的pH7,阴极只放出H2。三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电解H。</p><p>16、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电离常数。,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一定)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________,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2区别于强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存在________分子。 3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________。而弱电解质则必须在________中发生电离。如液态HCl中无阴、阳离子。,二、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如H2SO4:_______。</p><p>17、化学反应原理,2019年6月14日星期五,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可逆反应的规律、程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条件的影响等。,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什么是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注意: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 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2、什么是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