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有四大学习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总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题 2 分,共 20 题) 1.200 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 ) A.刘备 B.袁绍 C.孙权 D.刘禅 2.“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子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 战役的感叹?(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的人物是( ) 。 A.曹操 B.刘备 C.曹丕 D.孙权 4.三国时期,吴国曾派人到达夷洲。你认为吴国在当时能够到达夷洲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发展 B.。</p><p>2、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_ 学员编号: 年 级: 课时数: 3 课时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历史 学科教师: 徐佳佳 课 题 夏、商、西周的兴亡 重点、难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教学目的 (一) 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 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 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p><p>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验试卷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6 分) 1、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 ) A.黄帝时期 B.炎帝时期 C.禹时期 D.启时期 3、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在( ) A黄帝时期 B尧舜时期 C禹统治时期 D启统治时期 4、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 2006 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 A夏朝 B。</p><p>4、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意) 1.中国古代王朝频繁更替,有的历经几百年而不倒,有的则昙花一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某校七年级(2) 班主办了一期 “历史天地”图片展。下列四幅展品能体现商朝精湛艺术的是( ) 3.“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历史上称为东周。” 对此 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 771 年,西周灭亡 B.犬戎杀死周幽王 C.公元前 772。</p><p>5、20132014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卷(选择题 共 30分) 第卷共 15小题,每 题 2分 , 共 30分 。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意 的 。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 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来源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p><p>6、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的特点) 1、隋唐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隋(581-618) 统一 589 1.南北重归统一 (1)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改革内容: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2.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 。 古人赞美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p><p>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2009-12-31 09:5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活动揭 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 北京人 时间: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体质特 征: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 ) ,但手脚分工 明显,生产工具: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打制石器(称为 旧石器)) ,使用天然火,木棒。 过着群居生活(原因:环境险恶;生产工具简陋。概况: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共。</p><p>8、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图表汇编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1、远古人类比较: 时间 历史阶段 生活地区 生产力情况 社会情况 特点 元谋人 距今 170 万年 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 距今 70 万-20 万年 北京地区黄河流域 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 过着群居生活,属 于早期的原始社会。 保留了猿的特征。 山顶洞人 距今 3 万年 旧 石 器 时 代 北京地区 黄河流域 掌握了磨光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p><p>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字体:小 中 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27459 更新时间: 2007-12-03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p><p>10、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 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 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4你认为最有可能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人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小明。</p><p>11、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生产生活情况是他们已 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体形特征:保留了猿 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到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他们不便会使用 的是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还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p><p>12、复习学案( 3) 统一的国家建立(一) 【复习导航】 一、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间:公元前 221 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 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统一文字 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扩大疆域,稳定边境,巩固统一 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 秦始。</p><p>13、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4 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 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 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 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 类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 5 课时 课型 新。</p><p>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远古时代,原始社会) 1.云南元谋人 (约 170 万年、打制石器、最早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约 7020 万年、北京周口 店,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约 3 万年、打制石器、但掌握磨光和钻孔技 术。代表骨针。面貌和现代人相似,能人工取火。 ) 2.半坡遗址(约 6000 年、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建筑,最早种植粟,养殖猪、狗等,使 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代表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7000 年,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 最早种植水稻,养殖猪、狗。</p><p>15、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八 下 历 史 第 二 单 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56年 7月 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 (见右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 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 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A.鞍山 B.上海 C.北京 D.长春 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p><p>16、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帝皇生活 豪奢残暴 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 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 耕田,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 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 一、秦的暴政 表现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影响:民不聊生 阿房宫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重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动脑筋P63答案 每年服役的人数占总 人口的百分比是15 。在家耕田的壮年男 子便所剩无几了。 二、秦末农。</p><p>17、1 第第 8 8 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4.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p><p>18、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p><p>19、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师:展示大禹治水的画面,问图中包含了哪一历史事件?生:大禹治水。师:大禹还有什么历史功绩?生:大禹建立了夏朝。师: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夏朝和夏朝以后的历史又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来感受早期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吧。出示课题和内容标准并让学生仔细阅读。二、 落实课标1、自主探究师:每个朝代都有它建立、兴盛和衰亡过程。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强调标注课本、同桌讨论。谁还有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