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第三单元 测量。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学设计。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教学目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三单元校本作业(17-18)学校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小小填空学问大,请你认真填一填。(20分)1) 橡皮长_______厘米______毫米 小刀长________毫米2)3分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2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4000千克( )吨 9吨( )千克8厘米( )毫米 7040米( )千米( )米400厘米( )米 4米7厘米( )厘米480毫米520毫米 ( )毫米( )米1吨320千克( )千克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一头牛重500千克,(。</p><p>2、http:/www.docin.com/sxzyxz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到数学园地!相信你一定能行!3、四边形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1、 这是一个四边形。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条。( )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p><p>3、第3单元 测 量第5课时 吨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难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p><p>4、第三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具体内容如下:例1中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故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做比较,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3中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毫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4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为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6为估算距离,通过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让。</p><p>5、测量,第三单元 测量,大树高10米,钢笔长50厘米,教室门高2厘米,我的身高是135厘米,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二、探究新知,同学们估得准确吗?用尺子量一量吧!,二、探究新知,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1厘米10毫米,二、探究新知,认识毫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p><p>6、第3单元 测 量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p><p>7、第3单元 测 量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p><p>8、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题名称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 学目 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正确换算。教具、学具准备:复习,预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p><p>9、第三单元测试卷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到数学园地!相信你一定能行!3、四边形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1、 这是一个四边形。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条。( )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五、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1、边长。</p><p>10、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0分)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5、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有(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1、下面三个图形中,( )不是四边形。【 】 2、教室里黑板长大约是4( )。【 厘米 分米 米】3、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 四条边 四个角 对边和对角】4、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p><p>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学设计执 教 者:长乐市吴航中心小学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p><p>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测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测量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单元整体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p><p>13、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5及练习二的第3、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p><p>14、吨的认识 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单元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重量单位 500千克 500千克 认识 吨 两头牛共重1000千克 也就是1吨 1吨 1000千克 货车总重约1吨500千克 也可以说成1吨半 成年大象约重4吨 40人大约重1。</p><p>1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测试卷 B A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小朋友 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 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填一填 共6题 共6分 1 1分 在横线上填上 506 604 1吨 900千克 6千米 500。</p><p>16、于都县第三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备课教师:吴晓宇课 题四边形授课时数7本课时序数第 1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536页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什么。</p><p>17、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习题) B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填空。 (共4题;共6分)1. (1分)两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60,其中一个数是120,另一个数是________。2. (1分)小明打算15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2页,现在要提前3天看完,平均每天看________页。3.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