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编号:72292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理解不懂的词语。《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反思参考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反思参考2)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Tag内容描述:<p>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二、过程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发现问题,而后结合资料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最后拓展延伸。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2、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p><p>2、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2分学习小组。</p><p>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 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p><p>4、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二次备课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2.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及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出示世界地图,问大家这是什么?回答:世界地图。2.是啊,这是一张极普通的世界地图。平常我们看地图,往往是想从中找到某一个地方的位置,我们很。</p><p>5、教学反思参考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有关的地理知识。这篇课文我连续读了几遍后,发现学生对文中出现的地理名称及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解如不结合实物很难弄清楚。于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教学中让学生在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的过程中读懂课文内容,并最终理解魏格纳的假想。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的预习、自读是关键。教学前布置学。</p><p>6、教学反思参考2)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不管是文本内容还是写作技法,它都是相对比较简单一些的。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我上这节课时,先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大地图:世界几大洲、几大洋的位置与形状图。学生很好奇:这是什么啊?少数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了解这是什么,但是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这是什么。学生读了两遍全文之后,对本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再来让学生看黑板上的这个图,对照课本里的相关内。</p><p>7、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学习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教学重、难点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等图片文字资料。2.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读题设疑板书课题,读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