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展。本文就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定义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好发因素 ①季节变化②过度。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病例: 女,29岁,G1P0,孕33周,下肢水肿一个月,头晕眼 花3天就诊。查体:Bp155/110mmhg,下肢水肿(+), 尿蛋白(+),心肺正常,胎心146次/分,先露未入盆。 孕早期血压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及肾病史。,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定义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好发因素 季节变化过度紧张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体型矮胖者,子宫张力过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病因学说,免疫学说 胎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变态反应 子宫-胎盘缺血。</p><p>2、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及子痫急救,定义 病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分类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定义 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我国发病率为9.4%-10.4%。多数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的症状,分娩后随即消失。,病因 1)易发因素 季节变化过度紧张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体型矮胖者,子宫张力过高有高血压家族史,2)病因学说,免疫学说 胎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变态反应 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学说 子宫张力增高、影。</p><p>3、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内一 刘晓莉,妊高征的定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就是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本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者有头痛,头晕、眼花等自觉症状,甚至出现抽搐、昏迷,目前妊高征仍然是孕、产妇和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三大症状,1.高血压 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妊娠20周前,血压一般同孕前水平或略低于孕前水平,妊娠20周以后,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至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p><p>4、病例: 女,29岁,G1P0,孕33周,下肢水肿一个月,头晕眼 花3天就诊。查体:Bp155/110mmhg,下肢水肿(+), 尿蛋白(+),心肺正常,胎心146次/分,先露未入盆。 孕早期血压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及肾病史。,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定义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好发因素 季节变化过度紧张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体型矮胖者,子宫张力过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病因学说,免疫学说 胎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变态反应 子宫-胎盘缺血。</p><p>5、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 主要特征:有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 严重时产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此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则会危急母儿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者; (2)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升高时; (3)年轻初产妇或高龄初产妇; (4)有慢性高血压,。</p><p>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19/10/2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1,2,本节内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2019/10/2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3,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中前三者以往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 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p><p>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一、定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二、高危因素与病因,高危因素 寒冷或气温变化过大尤其是气压升高时 精神过度紧张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初产妇 多胎妊娠 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 体型矮胖,体重指数24 子宫张力过高 妊娠期高血压病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