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病人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掌握 熟悉熟悉 了解了解 1、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措施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健康教育 2、乳癌的病因、病理分型、转移途径、诊断要点、临床分期 1、乳房的解剖生理 2、乳房检查方法、诊断 第一节。
乳房疾病病人Tag内容描述:<p>1、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掌握 熟悉熟悉 了解了解 1、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措施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健康教育 2、乳癌的病因、病理分型、转移途径、诊断要点、临床分期 1、乳房的解剖生理 2、乳房检查方法、诊断 第一节: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乳汁淤积乳汁淤积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肿、热、痛红、肿、热、痛 细菌入侵细菌入侵 穿刺穿刺+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 +药敏药敏血常规血常规 排空乳汁、控制感染、切开引流排空乳汁、。</p><p>2、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患者的护理,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刘雪萍,学习目标,1.掌握急性乳房炎、乳房癌的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乳房炎、乳房癌的概述、护理评估。 3.了解急性乳房炎、乳房癌的护理问题。,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一、概述,定义: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人群: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原因:乳汁淤积(最主要),其次是细菌侵入。 治疗要点:患乳暂停哺乳,炎症早期消除乳汁淤积,局部理疗,抗菌药物;脓肿形成切开引流;感染严重或并发乳瘘者应断乳。,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评估有无乳头凹陷、过小或乳管。</p><p>3、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 急性乳腺炎护理及健康教育。 乳房癌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熟悉 乳房检查。 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了解 乳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 急性乳房炎的病因 。 乳房癌的病因、病理生理,乳腺的解剖,15-20个腺叶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腺叶间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cooper韧带 淋巴网丰富,乳房疾病的概要,1.急性乳腺炎(细菌感染) 2.乳腺病(乳腺病理性增生) 3.乳腺纤维腺瘤(乳房良性肿瘤) 4.乳腺癌(乳房的恶性肿瘤),乳房异常外观,乳房检查,检查时在光线明亮处,病人端坐位,双臂自然下垂 望诊:外形,大小、。</p><p>4、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1甲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下列哪些不属于其表现 A谵妄 B烦躁不安 C心率加快 D手足抽搐 E高热 2甲亢术后发生危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术后出血 B精神紧张 C术前准备不充分 D术中牵拉 E感染 3预防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关键在于 A术后使用镇静剂 B加强术后护理 C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 D术后使用镇痛剂 E术时选用全身麻醉 4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手术创伤的应激诱发的危象 B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C气管软化塌陷 D喉头水肿 E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所致声带麻痹 5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p><p>5、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乳房癌病人护理 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概述 急性乳房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病因 哺乳期妇女产后抵抗力下降 乳汁淤积 乳头破损和细菌侵入有密切关系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化脓性链球菌 临床主要表现 局部炎性肿块,病理,细菌从乳头入侵后沿淋巴管蔓延到乳腺组织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或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从而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 早期为蜂窝织炎样表现。</p><p>6、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时目标,掌握乳房的检查及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和乳癌的护理 熟悉急性乳腺炎及乳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了解乳腺的解剖生理概要,第一节解剖和生理概要,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乳房的解剖生理,乳房的解剖,乳房的生理,乳腺的淋巴,1.乳腺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引流至腋窝淋巴结,再引流至锁骨下淋巴结; 2.乳腺上部淋巴液直接穿过胸大肌的淋巴管流入锁骨下淋巴结,继而汇入锁骨上淋巴结; 3.一部分乳腺内侧淋巴液引流至内乳淋巴结,再引流至锁骨上淋巴结; 4.经两侧乳腺间皮下的交通淋巴管,可以流至对侧乳腺; 5.。</p><p>7、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课堂目标:,掌握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与身体状况的评估、预防措施与护理要点;乳房癌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转移征象的观察、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乳房良性肿瘤的鉴别。 熟悉 乳房癌的病理分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的方法。 了解 乳房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原则。,乳房位置图示,上界:第2肋骨水平,内界:同侧胸骨外缘,外界:腋前至腋中线,下界:达第6肋骨水平,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 乳房的位置较高,在第二至第六肋间,乳头位于第四肋间或第五肋; 两乳头间距大。</p><p>8、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北京世纪坛医院 肿瘤外科一病区 杜燕敏,乳腺的解剖,15-20个腺叶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腺叶间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cooper韧带 淋巴网丰富,急性乳腺炎,急性乳房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少部分链球菌。 好发于产后3-4周哺乳期,多为初产妇。,病因,(一)乳汁淤积 乳头发育不良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过少 乳管不通畅 (二)细菌侵入 乳头破损或皲裂是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1、局部:乳房胀痛,局部红、肿、热,并有压痛性肿块。常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2、全身:可有。</p><p>9、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乳房疾病的症状、体征和治疗原则。 3.了解乳房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4.学会正确的乳房自查方法,能正确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检查;能运用乳房疾病的护理知识对乳房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概述: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发生在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病因及发病机制】,1.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乳头发育不良:妨碍正常哺乳。 乳汁。</p><p>10、课堂目标:,掌握 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与身体状况的评估、预防措施与护理要点;乳房癌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转移征象的观察、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乳房良性肿瘤的鉴别。 熟悉 乳房癌的病理分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的方法。 了解 乳房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原则。,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乳房癌病人护理 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概述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病因 哺乳。</p><p>11、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急性乳腺炎护理及健康教育 乳房癌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熟悉乳房检查 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了解乳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急性乳房炎的病因 乳房癌的病因 病理生理 乳腺的解剖 15 20个。</p><p>12、1、第1.8章乳房疾病患者的护理、护理学院:潘兰霞、2、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乳腺管内乳头瘤乳腺癌(Breast cancer )、学习内容、3、乳腺解剖大姨妈、4、乳腺解剖大姨妈、位置:女性乳房上缘II肋间、下缘VI肋间、从内至胸骨腋、从外至腋地面锋、5、 构造:由15-20个腺叶构成,各腺叶分为多个腺小叶腺房、小乳头管,放射状排列即腺房(腺房管)腺小叶(小导管)腺叶大导管(送乳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