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Tag内容描述:<p>1、一、三民主义1背景(1)社会: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方案屡屡碰壁。(2)阶级: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派,(3)个人:孙中山流亡海外,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不久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一纲领阐发为。</p><p>2、第六单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强,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的作用。,孙中山一生的活动弃医从政寻救国,建立政党思想博;领导革命终帝制,颁布约法建民国。</p><p>3、本学案栏目开关,本学案栏目开关,民族危机,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本学案栏目开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学案栏目开关,创立民国,政治,平均地权,原主,本学案栏目开关,民有、,民治、民享,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时。</p><p>4、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栏目链接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栏目链接 目标分解 1 掌握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p><p>5、高中历史 必修3 人教版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 1 鸦片战。</p><p>6、20世纪的三位伟人 三大理论 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孙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p><p>7、第34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考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 1 社会状况 19世纪末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 阶级状况 以。</p><p>8、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 1 鸦片战争以后 不断加深 2 先进。</p><p>9、20世纪的三位伟人 三大理论 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孙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p><p>10、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 1 社会状况 鸦片战争后 不断加深 19世纪末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 阶级状况 以孙中。</p><p>11、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 第12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革命行动 欠缺人民心力 无异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 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 以发。</p><p>12、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12345 12345 12345 12345 12345 12345。</p><p>13、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1 过程 1 提出 1905年在 中国同盟会总章 中 孙中山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 阐发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 上将其阐发为 民族 民权。</p><p>14、第10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 革命派 1 救国实践 鸦片战争以后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2 民族危机 19世纪末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3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登上历。</p><p>15、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危机 革命派 创立民国 民族 民权 民生 帝国主义 创立民国 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国家 民族独立 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 全体国民 共和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