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编号:7892184]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例2、3中引入分米。例4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教材第21~22页例1。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具体内容如下:例1中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故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做比较,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3中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毫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4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为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6为估算距离,通过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让。</p><p>2、瓯海实验小学备课资料 曾丽芳备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p><p>3、三、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学情分析】“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教学目。</p><p>4、课 时 计 划 第 3 单元 第 6 节 总课时 18 年 月 日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 力 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 分米 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 千米 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1千米 公里 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 公里 等于1000米 过程与 方 法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 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p><p>5、课 时 计 划 第 3 单元 第 6 节 总课时 18 年 月 日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 力 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 分米 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 千米 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1千米 公里 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 公里 等于1000米 过程与 方 法 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 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