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克
千克和克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称一般物品有多重。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
三年级数学上册克Tag内容描述:<p>1、千克和克的认识练习课,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同学们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 ),一个西红柿大约重100( ),一袋米大约重25( ),一棵大白菜约重200( )。 一。</p><p>2、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p><p>3、克、千克和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能够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展示整理的知识体系直接导入。三、整理与复习知识点:1、字母表示 克(g)、千克(kg)、吨(t)。2、公式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进率: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让学生起来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给学生时间以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印象。)四、基础练习1、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p><p>4、克、千克的认识,学习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 2. 能够正确的使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的质量,能够比较一些质量的大小。,我要买2千克苹果,这个月我们运进4吨水果,这个苹果重250克,生活中常用的称量工具,磅秤,盘秤,盘秤,盘秤,天平秤,电子秤,砝码,横梁,托盘,镊子,指针,刻度盘,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天平的结构及使用说明,认识克,1、用天平称1枚2分硬币有多重?,2、掂一掂:1枚2分硬币有多重?,3、估一估:从食盐袋里抓出1克盐。,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用g表示。,认识千克,算一算:共。</p><p>5、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p><p>6、克 千克 吨的认识(A) 一、快乐填空。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1名三年级学生重30(),一张白纸约重3(),一头大象约重2(),一。</p><p>7、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p><p>8、克、千克、吨的认识,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生活中常用的称量工具,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几种秤?,天平,电子秤,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砝码,横梁,托盘,镊子,指针,刻度盘,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天平的结构及使用说明,认识克,1、掂一掂:1枚1角硬币有多重?,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用g表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