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练习六教案设计苏教版[编号:27133169]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练习六教案设计苏教版
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第3课时练习六教学目标。体会所学知...第1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2.平年的二月有(...第4课时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练习六教案设计苏教版Tag内容描述:<p>1、第3课时 练习六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年( )个月大月小月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p><p>2、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二课平均年和闰年1。了解平均年和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四年一个飞跃”的原则。2.掌握正常年份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3.能够积极参与发现和发现平均年和闰年之间的关系,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为什么你一年有365天,一年有366天?这与二月有关。观察从2005年到2016年2月的日子,你发现了什么?二月,有些有28天,有些有29天,而2008年、201。</p><p>3、 第五单元年 月 日 第3课时24时计时法 怎么会有14 00呢 怎么会有14 00呢 这里用的是24时记时法 14 00是下午2时 16 00是下午几时 18 30呢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16 00是下午4时 18 30是下午6时30。</p><p>4、第6课时 练习七 教学目标: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1题。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p><p>5、 第3课时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 ( )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p><p>6、第1课时 年、月、日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2.解题:这些。</p><p>7、第2课时 认识平年和闰年前置作业一、旧知链接1一年有多少个月?2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分别是哪几个月?3一年中有多少个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二、新知速递1. 2月有什么特殊的奥秘呢?2. 平年的二月有( )天。3. 闰年的二月有( )天。 课堂作业1.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有29天的这一年是()。2.通常每4年里有()个平年,(。</p><p>8、第4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p><p>9、第2课时 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2.揭题:学。</p><p>10、第5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指名汇报后引入第 课时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p><p>11、 第6课时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p><p>12、第3课时 练习八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通过交流引导学。</p>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练习六教案设计苏教版】相关PPT文档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练习六教案设计苏教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