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11
杨桃 又名羊桃。秋冬果熟。杨 桃 杨 桃 大家看到的这个杨桃是什么形状的呢。这两个杨桃有什么不同。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篇文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课文叙述了。课文共5个自然段。赶海。 学情分析。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寓言两则。时间。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 法。俘虏。
三年级语文下册11Tag内容描述:<p>1、你见过杨桃吗? 杨桃 又名羊桃,五敛子。常绿或半常 绿乔木。花小,钟形,紫红色。浆果椭圆形 ,长58厘米,有五棱,间或三到六棱,未 熟前果皮青绿色,熟时黄色。一年内开花数 次,自夏至秋相继不绝,秋冬果熟。 杨 桃 杨 桃 大家看到的这个杨桃是什么形状的呢? 如果有一堆杨桃随意的放在你的面前,它们 会呈现出很多形状。 这两个杨桃有什么不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思考:这篇文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思考:这篇文 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识字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识字 方法。方法。 这篇课文写的是这篇课文写的是( )( )上上 我。</p><p>2、11赶海教材分析: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学情分析:“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p><p>3、寓言两则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内容寓言两则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同上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实验法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实验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能力目标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情感目标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p><p>4、赶 海,崔芸华,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小作者在赶海时都做了什么?,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束:捆住 擒:捉住,qn,cun,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sh,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俘虏,力,虏,打仗时生擒的敌人,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