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编号:8504820]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会写3个字。茱萸、佳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识教学。独在异乡为异客。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Tag内容描述:<p>1、古诗两首元日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第一课时课题古诗两首元日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教学重难 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2、理解语句的意思。教 具投影、小黑板教师活动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又一年即将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题。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p><p>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2.背诵课文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p><p>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2.背诵课文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p><p>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识教学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逢:遇。佳节:美好的节日。倍:格外。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y):一种香草也称越椒,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译文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p><p>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般的教学“生成”。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p><p>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2.背诵课文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p><p>7、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 池上 1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