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读写
三位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三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读写》教案 教科书第30~31页上的例3、例4及做一做中的题和练习八中的第3~7题。《三位数的读写》教材分析。数的读法和写法。请学生试着读出表中各数。请学生试着读出表中各数。十位与个位的读法与100以内数的读法相同。
三位数的读写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读写教案 教科书第3031页上的例3、例4及做一做中的题和练习八中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p><p>2、三位数的读写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 理解百位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地 比较熟练地读写三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 比较 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p><p>3、三位数的读写 习题 一 我会读写 111 782 410 315 801 606 一百二十五 三百零五 四百四十 九百九十九 八百六十七 二百零三 二 我会填 1 个10是100 个100是800 2 比299大1的数是 3 263 570 444。</p><p>4、三位数的读写教材分析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的关键是确立数位的概念,重点是0占位和0的读法。看与问出示表格,请学生试着读出表中各数。学生可能会立刻读出76,教师可以将其改写成176,276,使学生认识到百位上是几就读做几百,与读两位数的经验沟通起来。520,百位上是5,读做五百,十位与个位的读法与100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引导学生与刚才读的数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和值得注意的地方。</p><p>5、练一练五教材分析第1题,300里面有3个100或30个10或300个1,用算式表示就是30010031030l300。可以这样想:一百一百数,数3次是300,也就是300里面有3个100;十个十个数,数30次是300,因此300里面有30个1;一个一个数,数300次是300,即300里面有300个1。也可以用几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1块模型板表示l00,300里面有3个100。</p><p>6、一 十 一百 一千 一个一个地数 10个一是一百 一十一十地数 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 10个一百是一千 10 10 10 我们一共学了4个计数单位 看看他们相邻的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地进率是10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 从一。</p><p>7、练一练五教材分析第1题,300里面有3个100或30个10或300个1,用算式表示就是30010031030l300。可以这样想:一百一百数,数3次是300,也就是300里面有3个100;十个十个数,数30次是300,因此300里面有30个1;一个一个数,数300次是300,即300里面有300个1。也可以用几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1块模型板表示l00,300里面有3个10。</p><p>8、三位数的读写教材分析 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的关键是确立数位的概念,重点是0占位和0的读法。 看与问 出示表格,请学生试着读出表中各数。学生可能会立刻读出76,教师可以将其改写成176,276,使学生认识到百位上是几就读做几百,与读两位数的经验沟通起来。 520,百位上是5,读做五百,十位与个位的读法与100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引导学生与刚才读的数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和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比较中体会。</p><p>9、练一练五教材分析 第1题,300里面有3个100或30个10或300个1,用算式表示就是30010031030l300。可以这样想:一百一百数,数3次是300,也就是300里面有3个100;十个十个数,数30次是300,因此300里面有30个1;一个一个数,数300次是300,即300里面有300个1。也可以用几何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1块模型板表示l00,300里面有3个100;每块模型板有10。</p><p>10、三位数的读写,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你知道计数器上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吗?,新课导入,例题讲解,把下面表格中的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读一读。,养猪场4月份生猪销售、存栏情况统计表,76读作:,七十六,520读作:,五百二十,102读作:,一百零二,450读作:,四百五十,( ),4,5,3,数的写法:4个百写在百位上,5个十写在十位上。</p><p>11、三位数的读写教材分析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的关键是确立数位的概念,重点是0占位和0的读法。看与问出示表格,请学生试着读出表中各数。学生可能会立刻读出76,教师可以将其改写成176,276,使学生认识到百位上是几就读做几百,与读两位数的经验沟通起来。520,百位上是5,读做五百,十位与个位的读法与100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引导学生与刚才读的数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和值得注意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