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编号:21615488]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第7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第6课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13 14课 一 单项选择题 1 1934年 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利 B 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 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 北上抗日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 遵义会议的召开 B 中。</p><p>2、第15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学习目标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史实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 一致对外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p><p>3、第6课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 洋务运动的时间 口号 主要内容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 2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中国。</p><p>4、第1 2课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 推销工业品 C 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 D 鸦片的走私导致中国银荒兵弱 不堪一击 2 中国近代史的。</p><p>5、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 结合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 辛丑条约 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到中华民族有。</p><p>6、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 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 国家的先进与落后 这与它们的命运。</p><p>7、第7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 公车上书 保国会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戊戌政变和 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成败得失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逐。</p><p>8、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p><p>9、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 2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进行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 南京条约 的主。</p><p>10、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发奋图强 振兴。</p><p>1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战略决战 2 通过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的史实 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p><p>12、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 1 掌握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及其意义 中共七大的召开及意义 2 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让学生了解中国。</p><p>13、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 影响 结局 2 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原因 特征 3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p><p>14、第17课 内战烽火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重庆谈判和 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的爆发 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 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难点 理解 挺进大别。</p><p>15、第21 22课 一 单项选择题 1 1905年 被清政府任命为京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A 李善兰 B 徐寿 C 王锡阐 D 詹天佑 2 在京张铁路中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詹天佑设计出了 A 人 字形路轨 B 井 字形路轨 C 十 字形路轨 D 八。</p><p>16、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学习目标 1 记住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 知道在中国近代后期 文学艺术领域里 涌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2 通过对新式学堂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p><p>17、第11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 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目的 主要对象 主战场的主要战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知识 2 描述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 认识到。</p><p>18、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学习目标 1 知道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 侯德榜发明了 侯氏制碱法 魏源编纂 海国图志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 严复译著 天演论 2 分析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在各自领域里 做出突。</p><p>19、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中日 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能力目标 比较 南京条约 和 马关条约 的内容 分析说明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培养学生综。</p><p>20、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轮船 火车 电报 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 以 申报 和商务印书馆为例 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 易服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p>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