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理解长征伟大意义。2、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习英雄精神,报效祖国的责任感。4、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路线,并能说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难点: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 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自主学习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背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和军事顾问 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 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2、长征的原因:3、过程;(1) 年10月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2)遵义会议:时间: .内容:意义:二、长征的胜利1、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 ,打乱了敌人的 ,急渡 ,跳出了敌人的 。强渡 ,飞夺 ,翻 ,过 ,到 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 ,与陕北红军会师。2、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4、长征胜利的意义: 。当堂达标: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2.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理由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 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领导人3.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4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 )a. 通过四道封锁线 b. 渡过金沙江 c. 强渡大渡河 d. 四渡赤水5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 b. c. d. 6、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遵义会议 d.文家市决策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遵义会议 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 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a. b. c. d.9.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10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是(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请回答:(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的? (2)写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