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编号:20329483]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 1 知道明清帝国更替 皇权高度膨胀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基本史实 2 认识专制统治加强 八股取士 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重点 了解明清加强专制。【预习导引】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解读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 研读流程 教材分析 伟大的历史转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p><p>2、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了解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 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 预习导引 1 宋代的社会阶层 阶层 基本状况 统治阶层 士 农 工 商 2 乡村生活 宋朝农民的物。</p><p>3、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 1 知道明清帝国更替 皇权高度膨胀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基本史实 2 认识专制统治加强 八股取士 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重点 了解明清加强专制。</p><p>4、改革开放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各位同仁大家好 现在窗外正是百花盛开 春意盎然的季节 又恰逢十八大刚刚闭幕 作为共和国改革开放受益者 回顾历史 我感慨万千 因此 我选择有关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 这一课作为我今天。</p><p>5、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 1 知道司马光和 资治通鉴 2 了解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3 了解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重点 资治通鉴 宋词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和元杂剧 难。</p><p>6、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学习目标 1 知道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出现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 认识女真抗辽斗争 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都是正义的 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自学导引 1。</p><p>7、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学习目标 1 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2 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预习导引 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 这一趋势是在。</p><p>8、第10课 辽 西夏与北宋并立 学习目标 1 知道辽 宋 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说出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 分析宋辽 宋夏和议的影响 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预习导引 一 澶渊之盟 1 北宋。</p><p>9、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学习目标】 1、知道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出现,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认识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自学导引】 1、金的建立:1115年, 族杰出首领 在 称帝,国号金; 年,金灭辽。 2、这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是为了纪念。</p><p>10、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学习目标】 1、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预习导引】 一、澶渊之盟: 1北宋政权的建立: (1) 年,后周大将 建立宋朝,定都 (今 )史称 。 (2)谁能给大家讲讲“陈桥兵变”的故事? 2、辽政权的建立。</p><p>11、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明清帝国更替、皇权高度膨胀、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基本史实。 2、认识专制统治加强、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重点】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简述、归纳和比较能力。 【难点】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预习导引】(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1、 明朝。</p><p>12、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了解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3、了解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重点】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 【难点】元曲的特点。 【预习导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课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表格) 领域 成就 概况 史学 资治通鉴 主编 体例 起止。</p><p>13、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了解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 【预习导引】 1、宋代的社会阶层 阶层 基本状况 统治阶层 士 农 工 商 2、乡村生活 宋朝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生活?举一举文化生活的例子。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梦粱录。</p><p>14、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预习导引】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 原因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p>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PPT文档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