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历史
第2课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一.商鞅简介 1.战国中期政治家。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商鞅变法的军事措施。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第4节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特点 难点。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的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2课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一.商鞅简介 1.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身于卫国贵族家 庭,又称卫鞅,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是李 悝的学生),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 。 3.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建议改革变法,富 国强兵,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4.因变法功勋卓著 ,被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5.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其言论主张被后人整理为 商君书。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p><p>2、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商鞅之法,良法也。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毛泽东(1912年)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p><p>3、商鞅变法的军事措施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p><p>4、百家争鸣的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p>5、改革的实质 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第4节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程标准:,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特点 难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材料一: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商鞅面临一个怎样风雷激荡的社会大转型时期。</p><p>6、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材料2: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结合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时代特征?,材料1:,材料3: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觉醒。,一、背景,政治:,文化:,经济:,宗法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改革变法。</p><p>7、第2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掌握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 2.根据商鞅变法内容认识商鞅变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