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一.商鞅简介 1.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身于卫国贵族家 庭,又称卫鞅,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是李 悝的学生),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 。 3.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建议改革变法,富 国强兵,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4.因变法功勋卓著 ,被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5.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其言论主张被后人整理为 商君书。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商鞅入秦 阅读教材23页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分析 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霸 王之道感兴趣? 提示:帝王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要求当政者以 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提示:称霸之道即法家治国理论,主张适应时代 发展进行变法,建立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适应 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和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 利于秦孝公称霸大业。 商鞅变法之前,面临着哪些有利条件和机遇? (1)秦孝公支持 (2)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3)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4)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有利条件: 历史机遇: (1)晋国分裂,力量大大削弱; (2)“士”阶层兴起,四处游说,追求建功立业, 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1 1)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 (2)(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 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为田开阡陌封疆”的含义 “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是井田中间的灌 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增强了国家实力 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保护了个体小农 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3)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 作用:便利赋税征收;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 消除封建割据;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2.军事方面: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施: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削弱了奴 隶主贵族的势力,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 途径;加强了中央集权。 具体措施: 结合24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思考回答:奖 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的作用?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3.政治方面: (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 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但也招致其怨恨作用 : (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又什伍 连坐制) 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 ; 保证了兵源,强化了专制统治 (3)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削弱了奴隶主贵族在地方上的权力,加 强了中央集权 (4)根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 作用: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作用 :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4.文化方面: 影响: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燔诗书 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 法,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 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诗 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消极: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赞成文化 典籍的损失 思考: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 ?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统一人们的思想 内容:烧毁儒家和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 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 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 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 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 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实行县制 ;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牛刀小试 阅读下列材料,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 鞅变法的措施。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 小家庭政策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5.风俗习惯方面: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 ,商鞅 变法具有什么特点? (4)成效最明显: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 基础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 、习俗等方面 (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 (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5)强调法治,以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 (6)强调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条件和机遇 : 指导思想: 宗旨: 措施: 特点: 性质: 范围: 小 结 练一练 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 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 主要说明 A、儒学无积极意义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 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 4、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 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 5、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 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 国贫。”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 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 蔡泽列传 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 (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 (3)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 的政治特征? 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平籴法” 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 确立 作用:促进个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 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 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 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 制遂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AA
- 户外摆件租赁合同范本
- 房顶漏水装修合同范本
- 种植用工合同范本
- 酒店的购销合同范本
- 厂家授权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汇编大全
- 快递店员工合同范本
- 拍车定金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石油购销的合同范本
- 特灵RTAC控制系统
- GB/T 35770-2022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GB/T 3277-1991花纹钢板
- 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课件
- 英语剧本 小王子
-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信息采集表
- UASB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 2009-2022历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会计审计类岗位)》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
- 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2013年夏季水平衡测试报告
- 项目工作计划进度表Excel模板(推荐)
- 工程甲方指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