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 1、福利。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n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还难言见底。1、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n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史。社会福利思想。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社会福利概述Tag内容描述:<p>1、第十讲 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 1、福利:美满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幸福和舒适的良好状态”。 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这个概念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在美国被称为Social welfare,在英国被称为Social services。 (1)西方国家的观点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具有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同时具有服务、制度、责任与状态四种性质。,第一,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狭义社会福利往往被具体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其服务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弱者,其标准是保障最低生活。 罗曼尼斯克因、费德瑞考等认为。</p><p>2、第一章 绪论:社会福利思想概说导言: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我国民生问题n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还难言见底。随着危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从经济政策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待经济危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更广的视野来探寻危机的社会根源,对于我们国家,尤为如此。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民生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的社会福利制度又当如何发展。(一)从社会结构视角看金融危机 任何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不顾社会结构现实而一味地去推行经济发展,不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且还会不利。</p><p>3、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第一节1、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2、效用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n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n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社会福利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社会福利分类: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p><p>4、课程简介社会保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社会保障的萌芽或开端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了对弱势人群的保护)社会保险的起点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这种保障活动变成了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学科研究、实践探索(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课程性质:社会保障概论是。</p><p>5、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史,主讲教师:李俏,课程安排,1.课时:24学时,12次课2.考查形式:考勤,10%课堂参与(小组讨论),20%开卷考试,70%,教学用书,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011.11重印)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考试使用教材,陈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