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个体社会心理学(人的个性社会化)。第一编 总论。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社会心理学重点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社会心理概述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科性质:交叉性学科;理论性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1、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三个阶段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孕育时期也即社会哲学阶段,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a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b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时期也即社会经验论阶段。a.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b.从心理学角度进行。</p><p>2、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涵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的、边缘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总论(基本理论问题)2.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小群体)3.团体社会心理学(大群体)4.个体社会心理学(人的个性社会化)5.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及实际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内,实验者借助各种实验仪器操纵和控制某些自变量,获得精确的数据,从而研究个体或群体心理的。</p><p>3、第一编 总论一、本编小点1、1894年,法国社会学家史摩尔和温辛特合编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其中第五章专门论述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2、社会期许偏差:即个体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研究的结果和可靠性都大打折扣。3、迎合心理:被研究者出于好心而主动配合研究者的意图,故意表现出符合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心理变化。4、逆反心理:就是被研究者出于“好奇”或反暗示,而暗示,而故意反常地表现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选择题)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p><p>4、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p><p>5、第一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p><p>6、社会影响 他人的言辞 行为或仅仅在场对我们的思想 感觉 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社会认知 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 更具体地说 就是人们如何选择 诠释 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作出判断和决定 观察法 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与采用的系统地对其测量值或行为的印象加以记录的技术 相关法 系统地测量两个变量并评估其相互关系 根据其中一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能对另一个变量做出预测的方法 实验法 研究者将被试随。</p>
【社会心理学重点】相关DOC文档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doc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doc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doc
社会心理学要点提示·.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