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社会学心理学

各章重点(3) 第 6 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念 态度。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 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在任何社会中。亲社会行为。

社会学心理学Tag内容描述:<p>1、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第 6 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 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 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 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p><p>2、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 B外归因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答案】B【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2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 )。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答案】D【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3罗特控制点理论是关于个体( )的理论观点。A需要倾向 B归因倾向 C控制倾向 D思维倾向【答案】B【解析】控。</p><p>3、三、重点复习题(一)填空题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二是(非强制性)。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p><p>4、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scope of social psychology?( D )A. peoples thoughts B. peoples feelings C. peoples behaviors D. peoples present2.Whether you prefer slim or voluptuous female beauty depends on when and where in the world you live. This phenomenon displays ( C )A. social behavior is biologically rooted.B. we construct our social reality.C. social influences shape our behaviorD. social psychologys principles are applicable in everyda。</p><p>5、五、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社会化可以说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无疑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原因分析:(1)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3)。</p><p>6、1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2迈尔斯指出,分析态度的结构时会涉及三个维度:(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即态度的ABC结构。3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4关于非从众行为的第二个理论,称为(去个性化理论)(见课本348)5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需要)6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同化)7(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的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这个大家在斟酌下答案)8(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人或某事的较为固定的。</p><p>7、题型:单选102 多项52 名解65 简答56 论述110名词解释1、归因 2、团体内聚力 3、民族社会化 4、刻板印象 5、角色冲突6、拟态社会环境 7、社会认知 8、动机 9、人际沟通 10、利他行为11、从众 12、亲和动机 13、体语 14.爱情 简答1、分析从众心里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3、分析父母教育态度的三种态度(分析特征)4、人际关系的特点。5、态度的成分(组成)。6、分析一下竞争与冲突的区别与联系。7、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8、轻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的原因有哪些?9、福诺利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p><p>8、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p>
【社会学心理学】相关DOC文档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解析.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
含答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英文版.doc
社会心理学部分模拟卷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完整版.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目.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doc
【社会学心理学】相关PDF文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