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生物必修三Tag内容描述:<p>1、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二 生物试卷(考试范围:生物必修3,第一三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c周围的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p><p>2、591UP有效学习平台(www.591up.com)第十二课时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课标点击】1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上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自主探究】1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总结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什么是群落?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结论:1、群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生物必修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问题探讨?,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免疫,生物必修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免疫,概念: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p><p>4、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稳态知识点总结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血浆淋巴 (淋巴循环)考点: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p><p>5、,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问题探讨?,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免疫,.,免疫,概念: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清除突变细胞。</p><p>6、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1. 相关概念突触小体: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之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内靠近突触前膜处含有大量小泡,叫做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中包含的物质,成为神经递质突触:突触小体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的膜(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注:内含的液体是组织液)突触后膜:一般为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的膜或树突膜(也可能为肌细胞膜或是某些箱体的细胞膜)2. 突触的两种常见。</p><p>7、第4节 免疫调节,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主要进攻:T细胞,使免疫系统崩溃 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 世界爱滋病日:12月1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 用吗? 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了?,问题探讨。</p><p>8、B,A,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电信号,神经冲动。</p><p>9、,1,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问题探讨?,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免疫,.,2,免疫,概念: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清除。</p><p>10、第3节群落的结构,本节聚焦,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些类型?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生物圈,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该区所有生物构成了生命系统的哪。</p><p>11、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问题探讨?,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那该生命体又该。</p><p>12、稳态与环境,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约占2/3,约占1/3,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等,内环境,(1)非体内:呼吸、消化、泌尿、生殖(有孔道与外界相通)(2。</p><p>13、2014春季 20 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 幼苗将 A 直立生长 B 向左侧弯曲生长 C 向右侧弯曲生长 D 停止生长 21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可获得无籽番茄 这个现象说明 A 果实发育。</p><p>14、个人备课录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 总 课时 课 题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 学 目 标 1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 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 科学态度和科学。</p><p>15、温故而知新 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2 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就一个生物个体 如人 而言 能量是如何输入 储存和散失的 能量输入 个体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能量流动的分析 能量输入 个体1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p><p>16、第1节种群的相对稳定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1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年 龄结构和性别比等 2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种群的个体数量 3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 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5 性别比是指种群中雄雌性个体数之比 种群和种群数量 自读教材夯基础 1 种群 1 概念 由一定的自然区域中同种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2 基本特征 种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