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之
考向9鉴赏诗歌形象之物象。一、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 的景物形象。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 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中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
诗歌鉴赏形象之Tag内容描述:<p>1、考向9鉴赏诗歌形象之物象【重要指数】 【考点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p><p>2、古诗词鉴赏,考点透视,分值11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鉴赏,形 象,评价,语 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考点简说,春兴 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是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情感。 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想随春风来到洛阳,可见诗人怀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无中生有, 任意拔高,庆庵寺。</p><p>3、诗歌鉴赏之形象篇,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一、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多为咏物诗(或托物言志诗)。,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从“物我合一”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分析表述事物的特点。,咏物诗中常出现的手法: 拟人、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二、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p><p>4、鉴赏古代诗歌 的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三),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 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景物形象,物象: 景象:,写物 托物言志,写景借景抒情,形象鉴赏 景 与 物,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2、借景抒情指的。</p><p>5、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要求: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例1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p><p>6、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意象、意境),形象,人物形象 塑造的人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吟咏的形象),景物形象(各种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 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 麻、楼台城郭),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p><p>7、鉴赏古代诗歌 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复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细节刻画法 (通过细节来刻画) (2)烘托渲染法(用环境来烘托) (3)对比衬托法 (4)比兴牵引法。 (5)抒情寄托法 (直接发表看法或抒发感情) (6)通过事件来表现,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p><p>8、鉴赏诗歌形象,古代诗歌鉴赏,知识链接,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言志,这种志往往要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 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中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学习要点,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把握形象的。</p><p>9、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事物。 人物形象: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 2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例题剖析】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诗人情感把握不对,故判为0分。,两个山头,一座。</p><p>10、诗歌鉴赏之四形象、思想、意境,执教:慧云,四、准确把握形象,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诗中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 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描写,可见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B、作品中其他人物。。</p><p>11、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说说下面几首诗各咏什么花。 只爱柴桑处士家,霜丛载酒问寒花。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寒酸一尉出无车,身闲乃画富贵花。胭脂用尽少钱买,呼婢乞向邻家娃。 微雪初消半月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答案 菊花 芍药 牡丹 梅花,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2、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掌握鉴赏诗歌各类形象的角度,准确概括形象特点 2、强化解答诗歌形象的规范意识,学习目标,课时:两课时,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 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人物形象的。</p><p>13、核按钮P111,鉴赏古代诗歌 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复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细节刻画法 (通过细节来刻画) (2)烘托渲染法(用环境来烘托) (3)对比衬托法 (4)比兴牵引法。 (5)抒情寄托法 (直接发表看法或抒发感情) (6)通过事件来表现,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p><p>14、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 “五看”,题 目,意 象,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作者情感 的 载体,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注 释,把握感情的切入点,作者,明确 风格 了解时代,特殊词句,近六年新课标诗歌鉴赏试题简析,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