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护理
室间隔缺损(VSD) 室间隔缺损 1.室间隔缺损( VSD)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是 心脏胚胎发育异常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通道。入口(2个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入口 (左房室口) 出口 (主动脉口) 右心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闭术。
室间隔缺损护理Tag内容描述:<p>1、室间隔缺损(VSD) 室间隔缺损 1.室间隔缺损( VSD)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是 心脏胚胎发育异常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通道 ,可单独存在,约占先天心25,也可与心脏其 他畸形并存,约占50。 2.部位:可发生在室间隔任何部位(膜部、漏斗部、三尖瓣 后方、室间隔肌部),以膜周部最常见。 3.大小:小型缺损(1.5cm) 病因 内因: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单基因 、多基因和染色体异常。 外因:外来因素主要与宫内感染:如风疹 、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 等;接触大量放射线;药物;代谢性疾病 ;引起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酗酒。</p><p>2、室 间 隔 缺 损 术 后 护 理,杨春霞,血液循环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小静脉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壁毛细血管左心房,心的各腔 左心房:入口(2个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二尖瓣) 左心室:入口 (左房室口) 出口 (主动脉口) 右心房:入口 (上下腔静脉口,冠状动脉口) 出口 (右房室口,三尖瓣) 右心室:入口 (右房室口) 出口 (肺动脉口),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 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 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p><p>3、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7%0.8,该病因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其中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行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25%30%。,介入封堵治疗较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时间较短而疗效较肯定、病死率较低的优点,故成为室间隔缺损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病人取平卧位于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分别穿刺腹股沟股静脉和股动脉,置入鞘管,行心导管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肺动。</p><p>4、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室间隔缺损的概念,在胚胎期心室间隔的发育不全造成的,左右心室之间的异常交通,并在心室水平出现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称为“室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2%20%。,病理解剖,室间隔缺损可分为: 1.膜部缺损 2.漏斗部缺损 3.肌部缺损 其中膜部缺损最多见,漏斗部缺损次之,肌部缺损最少见。,病理生理,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产生血流动力学的基础,是心内自左向右分流及其流量的多少。 小型缺损:直径为0.20.7cm分流量很小,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中。</p><p>5、室间隔缺损的术后护理 疾病简介 室间隔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 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交通 出现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分为膜部 动脉干下漏斗部及肌部型 治疗原则 内科治疗 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积极控制呼吸道的感染 对重症患儿 除吸氧治疗外 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以缓解肺静脉血管痉挛 加强对大分流心功能的维护 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适用于绝。</p><p>6、BG,1,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护理,BG,2,病史介绍,患者吕某,男,15岁主诉:突然晕厥一天体检: T:36.5 P:112次/min,R:33次/min BP:96/60mmHg颜色轻度紫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5级全收缩期大吹样噪音伴收缩期震颤的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稍增强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治疗:室间隔缺损封闭术,BG,3,辅助检查(x线),心影中度增大,左右室增大辅助检查(超声。</p><p>7、精选,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的护理,精选,病史介绍,患者 卢某,男,15岁 主诉:突发晕厥一天 查体:T:36.5 P:112次min、 R:33次min BP:96/60mmHg 面色轻度发绀 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5级全收缩期 响亮的吹风样杂音,伴收缩期震颤 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稍增强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治疗: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精选,辅助检查(X线),心影中度增大 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