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只要测出U、I的________数据。可以多测几组I和U的数据。[目标定位] 1.知道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2.通过实验过程。一、实验原理和方法。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U、I值。实验原理。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Tag内容描述:<p>1、2.5 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知识回顾:,2、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关系,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短,(2)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U=0),(3)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I=0),(1)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由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新课引入,1.如图所示,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U1=1.3V,电流表示数I1=0.2A;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电压表示数U2=1.2V,电流表示数I2=0.3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解: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1.5V,r=1,问题思考,问题1:如何测量一节。</p><p>2、第5节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________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因此用电压表、电流表加上一个可变电阻就能测E、r,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若采用此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测几组I和U的数据,分别列出若干组联立方程求出若干组E和r,最后以E的________和r的________作为实验结果或以____为横坐标,____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据实验数据描点此时大致可以看出这些点呈________分布,如果发现个别明显错误的数据,应该把它剔除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p><p>3、第7讲 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目标定位1.知道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2.通过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图像合理外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3.尝试分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误差,了解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方法一、实验原理和方法1伏安法: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 图22安阻法:由EIRIr可知,只要能得到I、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电池、。</p><p>4、第4节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目的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如图甲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U、I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2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直线跟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电源电动势E的值,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内阻r的值。三、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电。</p><p>5、第4讲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知识梳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考点一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考点二一电表一电阻箱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深化拓展,知识梳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p><p>6、探究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 方案设计 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 焦艳芳 实验方案一 1 实验突破点 1 改进器材 用醋酸代替硫酸 教师实验变成学生实验 实验若采用有硫酸的原电池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由教师实验则数据的可视性 实验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如果为了实验数据可视而引入过于复杂的仪器 则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望而生畏 2 从生活取材弥补实验器材不足 实验室原电池的数量有限 因此 本实验简化了实验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