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复习
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公有制经济中。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第三讲 收入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1、按劳分配为主体。
收入与分配复习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劳动、技术、资本、管理、土地、 信息等)分配及其意义私营、外资、混合非公,内容,范围:公有制经济中,必要性 (经济条件决定),积极意义,地位:主体,个体经济中,原则:,公平,表现(两个方面),意义: 经济(生产)发展 社会和谐,措施:避免 两个极端,平均主义,两极分化,一个制度保障和两个重要举措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财政,债务,行政管理和国防(管理和服务、安全),财政 收入,财政 支出,形式,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p><p>2、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购买国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C,广东某国家控股的药业有限公司与三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70%的股份,三位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3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术与国有。</p><p>3、591up有效学习(http:/edu.591up.com )2010高考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讲 收入与分配一、考 点 详 解第七部 分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八部 分财政与税收(国家收入的分配)(1)国家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家收入及支出即财政,是社会再分配国家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即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包括税、利、债及其他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p><p>4、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2论),政治,收入与分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工。</p><p>5、收入与分配,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内容结构,7.1我国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为主体,(1)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依据: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