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1.4有理数的加减。1.4有理数的加减。1.4有理数的加减(加法&lt。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1.4有理数的加减(减法) (共 4 课时。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有理数减法法则。①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C、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整数 D、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2、高度每增加1km,气温要降低5。现在地面温度是8,那么3km高空的温度是( )A、21 B、7 C、-15 D、-73、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本身,这样的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1比-2大( )A、-3 B、-1 C、1 D、35、若a.b=0,则( )。</p><p>2、1.4有理数的加减项目内容课题1.4有理数的加减(加法) (共 4 课时,第 1 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准备应用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p><p>3、1.4有理数的加减项目内容课题1.4有理数的加减(减法) (共 4 课时,第 3 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难点: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教学准备应用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计算:(2)+(6) (8)+(+6)3问题: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p><p>4、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项 目内 容课 题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2. 能够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次方程。3.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4. 会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分析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问题1 已知关于x方程(m+2)xm-1+50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2+m的值。分析:此题是。</p><p>5、第1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认识正数和负数,1,课堂讲解,正数和负数 0的意义 相反意义的量,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我们有小学数学里学过哪些数?这些数能满 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还会有新的数吗?,1,知识点,正数与负数,观察 1.天气预报图(图1). 2.地形局部图(图2).,知1导,图1,知1导,图2,知1导,3.在2011年上海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女子水球 队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获得银牌,下表为中国队所在 小组的小组赛净胜球统计表.,4.某镇办4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 的增长情况表.,知1导,1.正数。</p><p>6、第2章 整式加减,2.1 代数式,第3课时 列代数式,1,课堂讲解,列实际问题的代数式 说明代数式的实际意义,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1,知识点,列实际问题的代数式,易错警示:(1)列代数式的关键是要分析数量关 系,能准确地把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2)带分 数与字母相乘时,通常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知1讲,例1 用代数式表示: (1)把a本书分给若干名学生,若每人5本,尚 余3本, 求学生数; (2)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 从北京到上海,高铁列车比动车组列车运行 时间缩短了约3 h. 假设从北京到上海列车运行 全。</p>